0
  • 聊天消息
  • 系統(tǒng)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fā)帖/加入社區(qū)
會員中心
創(chuàng)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科學家們已經創(chuàng)造出來解釋和準確地再現一個人所看到或想象圖像的算法

mK5P_AItists ? 2018-01-27 00:54 ? 次閱讀

讓我們想象一下:只要在心里浮現出某個人物或風景,就能從一堆數碼照片中把它搜索出來?;蛘卟挥脛庸P就能畫出一個新的廚房設計。又或者給心愛的人發(fā)送一張想象中的落日照片。一臺能讀懂你的心思的電腦會有很多用處,更不用說對于那些癱瘓的、無法正常與人交流的人。如今,科學家們已經創(chuàng)造出了來解釋和準確地再現一個人所看到的或想象的圖像的算法。這項技術可能還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能有實際應用,但科學家們離建立起能夠幫助我們投射內心的系統(tǒng)更近了一步。

“我很驚訝它能運轉得這么好,”來自印第安納州西拉斐特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的計算機科學家劉中明(音)說。他幫助開發(fā)了一種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再現觀眾在看電影時看到的畫面?!斑@真的很酷?!?/p>

使用算法來解碼心智圖像并不稀奇(mental images, 即我們從記憶中提取曾儲存的視覺信息時,腦海中重現的影像)。自 2011 年以來,研究人員通過把當下的大腦活動與之前觀看圖像時檢測到的大腦活動相匹配的方法,再現了電影片段、照片,甚至夢境圖像。但這些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有些只處理很簡單的圖像類別,比如臉型,而有些則必須從預先編程的圖像諸如“人”或“鳥”之類的類別中進行選擇。

最新的這種算法則可以在線機動生成可辨認的圖像,甚至可以重現那些沒親眼見過、想象出來的畫面。

為了弄清楚一個人在看什么,研究人員首先進行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測試,它能通過測量大腦血液流動間接監(jiān)控神經活動。他們找來三個被試,讓他們每人觀看了超過 1000 張的圖片,每張圖片看多次,通過這種方式將大腦視覺處理區(qū)域的活動繪制成了分辨率為 2 毫米的“地圖”,作為參考。他們的目標是,找到大腦看見某圖像時產生的應答活動,比如一只獵豹,并最終讓計算機繪制出一幅幾乎相同的圖像。

但是,研究小組并不是給實驗對象一幅接一幅地展示畫,直到電腦正確地模擬出來,而是建立了代替大腦的系統(tǒng),深度神經網絡(deep neural network ,DNN),它由幾層簡單的處理元素組成。該研究的通訊作者、日本京都大學的神經學家神谷之康(Yukiyasu Kamitani)說:“我們認為,深度神經網絡完全可以代表大腦的分層處理系統(tǒng)?!?/p>

“通過使用 DNN,我們可以從大腦視覺系統(tǒng)的不同層次提取信息,”從簡單的明暗對比到更有意義的內容,比如不同的人臉。

使用“解碼器”,研究人員創(chuàng)造了大腦對圖像的反應,但這些都儲存在深度神經網絡 DNN 中。如此一來,他們便不再需要實際的 fMRI 數據,僅僅需要 DNN 的翻譯。

在猜測別人在看什么時,翻譯的內容將作為模板,而 fMRI 數據則不再重要。系統(tǒng)隨后將嘗試繪制一幅圖,這幅圖會激發(fā) DNN 以匹配該模板的方式進行響應。它通過不斷地試錯,直到描繪出理想的圖像,無論是獵豹、鴨子,還是彩色玻璃窗。這個系統(tǒng)從一些隨機的東西開始,類似于電視屏幕上的雪花,接著在 200 次的嘗試過程中慢慢地改進它的圖像。為了更接近理想圖像,系統(tǒng)計算了 DNN 活動和模板化 DNN 活動之間的差異。這些計算引導系統(tǒng)不斷調整像素的位置,直到接近理想圖像。

為了使最終的產品更加準確,研究人員加入了一個“深度發(fā)生器網絡”(deep generator network, DGN)。這個算法已經經過了預先訓練,可以根據它的輸入生成逼真的圖像。DGN 讓算法重現的畫看起來更自然。研究人員在上月末發(fā)表的一篇預印本論文中稱,一旦添加了這一功能,人們就能第一時間分辨出兩張照片中的哪一幅是想要被重現的,成功率高達 99%。

接下來,科學家們試圖解讀出人們想象中的圖片。這一次,他們掃描了三名受試者的大腦,要求他們回憶之前展示過的圖像,包括魚、飛機和簡單的彩色圖形。這個方法不能完好地展示出圖像,但是對于形狀,生成器創(chuàng)建出一個可識別的圖像的概率是 83%。

這是“有趣而細致的研究”,哥倫比亞大學扎克曼研究所的計算神經學家尼克拉斯克里奇斯科特(Nikolaus Kriegeskorte)說。他想知道計算機生成圖像的不準確性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于大腦活動測量手段的限制,以及它們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們的大腦對圖像解讀時的錯誤。他說:“更高分辨率的核磁共振成像和其他腦成像技術可能會進一步完善結果?!蓖ㄟ^對測量和算法進行持續(xù)的改進,我們也許有一天能通過大腦中的心像進行交流。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fā)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guī)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神經網絡
    +關注

    關注

    42

    文章

    4772

    瀏覽量

    100845
  • 算法
    +關注

    關注

    23

    文章

    4615

    瀏覽量

    92986
  • 圖像
    +關注

    關注

    2

    文章

    1085

    瀏覽量

    40490
  • AI
    AI
    +關注

    關注

    87

    文章

    30998

    瀏覽量

    269304

原文標題:AI時代的高科技讀心術:算法解碼腦中圖像

文章出處:【微信號:AItists,微信公眾號:人工智能學家】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視美泰聯(lián)合小冰打造全新“AI數字人工廠”

    、什么是數字人數字,即運用數字技術創(chuàng)造出來的、與人類形象接近的數字化人物形象。它是信息科學與生命科學融合的產物,通過信息科學的方法對人體在
    的頭像 發(fā)表于 12-13 16:45 ?550次閱讀
    視美泰聯(lián)合小冰打造全新“AI數字人工廠”

    西湖大學:科學家+AI,科研新范式的樣本

    研究,創(chuàng)新科研新范式。這點在西湖大學的科研項目中已得到體現。 成立于2018年的西湖大學是由施公院士領銜創(chuàng)辦的、聚焦前沿科學研究的研究型大學,該校鼓勵科學家
    的頭像 發(fā)表于 12-12 15:59 ?176次閱讀
    西湖大學:<b class='flag-5'>科學家</b>+AI,科研新范式的樣本

    螞蟻集團收購邊塞科技,吳翼出任強化學習實驗室首席科學家

    學習領域的研究與發(fā)展。令人矚目的是,邊塞科技的創(chuàng)始吳翼已正式加入該實驗室,并擔任首席科學家職。 吳翼在其個人社交平臺上對這變動進行了回
    的頭像 發(fā)表于 11-22 11:14 ?602次閱讀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chuàng)新》第4章-AI與生命科學讀后感

    領域的研究人員的工作模式相融合,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然而,這些挑戰(zhàn)也孕育著新的機遇。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拓展,AI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應用將更加廣泛和深入,為科學家
    發(fā)表于 10-14 09:21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chuàng)新》第章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創(chuàng)新學習心得

    如何激發(fā)科學家的創(chuàng)新思維。AI不僅僅是工具,更是種思維方式,它鼓勵我們跳出傳統(tǒng)框架,以數據為驅動,探索未知。這種思維方式的轉變,不僅促進了科學方法的革新,也為解決全球性挑戰(zhàn)提供了新的視角和途徑
    發(fā)表于 10-14 09:12

    SK海力士為未來AI系統(tǒng)打造的新代存儲器

    開始的字節(jié)、千字節(jié)和兆字節(jié),發(fā)展到吉字節(jié)和太字節(jié),現在是澤字節(jié)(10億太字節(jié))、堯字節(jié)(1,000澤字節(jié)),未來還會有更多。近年來數據的急速增長,意味著將有更多新的計數單位被創(chuàng)造出來,用以度量數據。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8-21 15:26 ?722次閱讀

    天津大學科學家突破人類大腦器官成功驅動機器

    在科技探索的征途上,天津大學的科研團隊再次邁出了令人矚目的步伐。7月5日,該校宣布了項革命性的成果——科學家利用前沿的干細胞技術,成功培育出了高度模擬人類大腦的類腦器官,并創(chuàng)新性地將其與機器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7-08 16:00 ?620次閱讀

    新華社:突破性成果!祝賀我國科學家成功研發(fā)這傳感器!

    6月25日,新華社以《突破性成果!祝賀我國科學家》為標題,報道了由我國科學家研發(fā)的傳感器成果。 我國科學家研發(fā)高通道神經探針實現獼猴全腦尺度神經活動監(jiān)測 神經探針是種用來記錄神經活動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6-27 18:03 ?508次閱讀
    新華社:突破性成果!祝賀我國<b class='flag-5'>科學家</b>成功研發(fā)這<b class='flag-5'>一</b>傳感器!

    前OpenAI首席科學家創(chuàng)辦新的AI公司

    消息在業(yè)界引起了廣泛關注,因為蘇茨克維曾是OpenAI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及首席科學家,并在去年在OpenAI董事會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6-21 10:42 ?528次閱讀

    科學家研制出款新型柔性X射線探測器

    英國科學家開發(fā)出種有機半導體材料,并利用其研制出款新型柔性X射線探測器。這種探測器不僅“身段”更柔軟,可貼合需要掃描物體的形狀,從而提高患者篩查的準確性,降低腫瘤成像和放射性治療的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6-13 06:29 ?319次閱讀

    本源量子參與的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青年科學家項目啟動會順利召開

    2024年4月23日,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先進計算與新興軟件”重點專項“面向復雜物理系統(tǒng)求解的量子科學計算算法、軟件、應用與驗證”青年科學家項目啟動會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合肥順利召開。該項目由合肥綜合性國家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5-11 08:22 ?736次閱讀
    本源量子參與的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青年<b class='flag-5'>科學家</b>項目啟動會順利召開

    基于FPGA加速的bird-oid object算法實現

    Bird-oid object 簡稱Boids模型,是美國的圖形計算機科學家Craig Reynolds在 1986 年開發(fā)出來的。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4-09 11:05 ?650次閱讀
    基于FPGA加速的bird-oid object<b class='flag-5'>算法</b>實現

    量子夢

    計算機無法解決需要花費巨大時間和資源才能解決的問題,從而推動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雖然目前仍面臨諸多挑戰(zhàn),但科學家正在努力克服這些障礙,相信量子計算機的實現將會給我們
    發(fā)表于 03-13 18:18

    谷歌DeepMind科學家欲建AI初創(chuàng)公司

    據知情人士透露,谷歌人工智能部門DeepMind的兩名杰出科學家Laurent Sifre和Karl Tuyls正在與投資者商討在巴黎成立家新的人工智能初創(chuàng)公司的事宜。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1-22 14:41 ?508次閱讀

    飛騰首席科學家竇強榮獲 “國家卓越工程師” 稱號

    ? ? ?飛騰首席科學家竇強榮獲 “國家卓越工程師” 稱號 1月19日上午,首屆 “國家工程師獎” 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81 名個人被授予 “國家卓越工程師” 稱號,50 團隊被授予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1-19 19:22 ?1770次閱讀
    飛騰首席<b class='flag-5'>科學家</b>竇強榮獲 “國家卓越工程師” 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