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統(tǒng)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fā)帖/加入社區(qū)
會員中心
創(chuàng)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中國臺灣DRAM產業(yè)長達三十余年的不拋棄、不放棄

lC49_半導體 ? 來源:半導體行業(yè)觀察 ? 作者:半導體行業(yè)觀察 ? 2021-05-17 09:48 ? 次閱讀

日前,DRAM廠南亞科技宣布,將斥資新臺幣3000億元,在新北市泰山南林科技園區(qū)投資興建12吋先進晶圓新廠。新廠預估以七年分三階段投資,計劃于2021年底動工,2023年底完工,2024年開始第一階段量產。

根據相關報道顯示,此座廠房將采用南亞科技自主研發(fā)的10nm級制程技術生產DRAM芯片,及規(guī)劃建置EUV極紫外光微影生產技術,月產能約為45,000片晶圓。

完全自主研發(fā)的10nm DRAM技術是南亞科技于去年宣布完成的,并于當年下半年試產。當時的報道稱,這是中國臺灣發(fā)展存儲產品30年的大突破,至此,中國臺灣全數存儲廠都將采用自家技術生產芯片。

由此,我們便看到了籠罩在日韓存儲市場陰影下的,中國臺灣DRAM產業(yè)長達三十余年的不拋棄、不放棄。

從一地雞毛到自強之路

中國臺灣在個人電腦時代分到了一杯羹,他們當時是以生產電腦組件和周邊設備而在供應鏈中站穩(wěn)了地位。為了進一步加強在個人電腦產業(yè)中影響力,中國臺灣開始嘗試向更上游的DRAM產業(yè)方向發(fā)展。

茂矽和德碁(宏碁和德州儀器合資)是臺灣存儲行業(yè)的起步標桿。

其中,茂矽成立于1987年,1996年茂矽與德國西門子集團合資設立茂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興建先進之八吋晶圓工廠,專門產制64M以上之高密度DRAM產品,成為中國臺灣首家成功生產64M DRAM產品的廠商。次年,茂矽成立南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始進行存儲產品的專業(yè)后段加工服務。

1989年,臺灣宏碁電腦(占股74%)與美國德州儀器(占股26%)合資,成立德碁半導體,投資31億元新臺幣(1.2億美元),由德州儀器提供技術,在新竹園區(qū)建設6英寸晶圓廠,生產1M DRAM產品,是臺灣第一家專業(yè)DRAM生產廠。

以茂矽和德碁為代表的中國臺灣廠商們在1990年大舉涌入了DRAM產業(yè)。其中就包括力晶半導體,1994年,力晶半導體依靠從日本三菱電機獲得的技術授權,開始籌建DRAM生產線。這種技術授權,是當時中國臺灣發(fā)展DRAM的主流模式,1995年,臺塑集團依靠日本沖電氣提供的技術授權成立南亞科技也是如此。

但在這股潮流之下,也有個例。1990年中國臺灣啟動了“次微米制程技術發(fā)展五年計劃”,目標是砸下58.8億元(約2億美元),攻克8英寸晶圓0.5微米制程技術,獲得4M SRAM和16M DRAM的生產能力。世界先進就是該計劃下的產物,他也是當時中國臺灣唯一一家能夠進行DRAM產業(yè)技術研發(fā)的企業(yè)。

后來,在DRAM周期性市場的血洗下,技術授權模式也絆住了中國臺灣DRAM的成長。當時,不少國際大廠都遭逢打擊,技術母廠倒閉,中國臺灣DRAM廠跟著就受到了牽連。于是就出現(xiàn)了這種情況——隨著德州儀器放棄DRAM業(yè)務,德碁也走不下去了,于是在1999年,宏碁將德碁半導體,高價出售給了臺積電被改造成了晶圓代工廠;后來,從西門子獨立的英飛凌于2002年10月與茂矽中斷合資關系,導致茂矽2003年退出DRAM市場,徹底轉型為晶圓代工。至此,中國臺灣當初的DRAM標桿都倒下了。

而DRAM周期性調整對時局的影響還遠遠沒有結束,2001年,當時中國臺灣唯一堅持自我研發(fā)DRAM的世界先進又退出了市場。而后又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以三星為代表的韓國存儲廠商砸下重金,開始血洗存儲市場,中國臺灣DRAM廠商也在此間遭受到了巨大的虧損并開始紛紛轉型。

根據芯思想此前的文章顯示,在這輪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南亞科技、華邦轉型為利基型DRAM,茂德轉型為IC設計公司,力晶在2013年成功轉型為專業(yè)晶圓代工公司,建立營運新模式;2013年瑞晶也并入了美光;2015年,美光以32億美元收購華亞科技67%的股份。

至此,中國臺灣DRAM產業(yè)落得個“一地雞毛”。

但中國臺灣DRAM之夢并沒有結束。不景氣的市場讓幸存的DRAM廠商開始意識到了技術的重要性,于是他們開始走向了自強——華邦在原技術母廠奇夢達倒閉后,決定買下奇夢達的46納米制程,從此走上了DRAM技術自主開發(fā)之路;開篇中我們所提到的南亞科技也在自主研發(fā)方面有所突破,這也成為了中國臺灣DRAM發(fā)展史中的里程碑之一。

中國臺灣DRAM產業(yè)從一地雞毛走到自主研發(fā),他們這一走,便是三十余年。

鐵杵成針背后的信念

為什么中國臺灣廠商一直沒有放棄DRAM?從市場上看,雖然存儲技術在迭新,但DRAM在存儲領域中仍具有活力。這也是支撐著中國臺灣DRAM產業(yè)一直前進的動力。

從過往的歷史中看,根據Techweb援引研究機構的預計顯示,DRAM 2020年的銷售額將達到 652.15 億美元,這也使得DRAM這類產品成為連續(xù)4年銷售額最高的半導體產品。

這種市場環(huán)境,為中國臺灣DRAM廠商的發(fā)展提供了土壤。從他們的業(yè)績上看,南亞科技2020年營收610.06億元新臺幣,年增17.9%;華邦電子在2020年合并營收為新臺幣606.83億元,其中DRAM產品線占2020年全年營收為43%。

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DRAM市場還能繼續(xù)為中國臺灣DRAM廠商釋放利好。根據相關報道顯示,DRAM需求強勁,其價格已從2020年Q4起連續(xù)漲兩個季度。有報道指出,利基型DRAM的漲幅更甚。根據科創(chuàng)板日報援引TrendForce集邦咨詢最新調研顯示,由于目前三大原廠產能吃緊,DRAM市場仍處供不應求情況,整體市況已正式進入上漲周期,原廠看準機會大幅調升利基型內存(specialty DRAM)月報價,部分顆粒單月價格漲幅逼近雙位數。

在這股漲價潮的背后,也是未來市場為DRAM市場帶來的利好。南亞科總經理李培瑛曾在其最新的財報會議中指出,今年上半年全球宅經濟需求持續(xù)強勁,包括筆電、網通與數字電視等應用市場,看好下半年疫苗逐漸普及,5G人工智能等各項應用展開,帶動 5G 手機、數據中心服務器、車用及消費性電子等 DRAM 需求,整體上半年需求穩(wěn)健,DRAM 產業(yè)進入正向循環(huán)。

這種未來市場對DRAM的需求,也是中國臺灣廠商堅持發(fā)展DRAM產業(yè)的信念。

TrendForce數據顯示,當前手機和移動設備是DRAM最大的應用領域,占比達39.6%;但未來隨著更多的計算和存儲向云端轉移,服務器將逐步成為DRAM最大的應用方向,服務器用DRAM也將成為未來最穩(wěn)定增長的領域之一,預計2025年服務器應用占比將增長至48%。

a7e692a0-b4dd-11eb-bf61-12bb97331649.jpg

(圖片來源:前瞻經濟學人)

“雞毛”能飛上天嗎?

經過了三十余年在DRAM領域的探索,中國臺灣DRAM廠商也逐漸依靠自主研發(fā)步入了市場正軌。那么,在未來市場的東風下,這些曾經的“一地雞毛”是否能乘勢而飛。

從目前全球DRAM市場格局來看,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三大巨頭主宰著這個市場。相比之下,中國臺灣廠商雖然占比較小,但依舊在全球DRAM市場中占有分量。根據中國閃存市場的統(tǒng)計來看,南亞科技和華邦在去年第四季度營收排名中,分列第四名和第五名。

a8005fe6-b4dd-11eb-bf61-12bb97331649.png

(來源:中國閃存市場)

另一方面,在中國臺灣DRAM廠商經過了三十多年的探尋后,當他們“歸來”之時,DRAM市場也出現(xiàn)了新的競爭者。

中國大陸是全球 DRAM 最大市場,占全球 DRAM 市場的比例為 43%,但在2019年之前自給率卻幾乎為零。為了加強在這一塊的業(yè)務,中國大陸廠商開始了探索——2016年合肥長鑫成立,并投入巨資建成了中國大陸第一座12英寸DRAM存儲器芯片制造廠;2019年,紫光集團宣布組建DRAM事業(yè)群,后據科創(chuàng)板日報消息,為實現(xiàn)紫光集團整體存儲戰(zhàn)略,優(yōu)化產品組合,紫光存儲對相關業(yè)務進行了重新聚焦,其中就包含將增強DRAM部分產品線。

產品能夠從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各大DRAM廠商的實力。從工藝的角度看,根據民生證券的報道顯示,DRAM 工藝技術在2016-2017年推進到 1Xnm(16nm-19nm),2018-2019年發(fā)展到 1Ynm(14nm-16nm),預計2020-2021 年將步入1Znm (12-14nm)時代。在 1Znm 之后,三大巨頭又拓展了三代 DRAM,分別被稱為 1anm、1bnm、 1cnm。

按照這個進展上看,中國大陸DRAM廠商,以長鑫為例,在2019年他們量產了19nm工藝的DDR4、LPDDR4內存。同時,根據相關報道顯示,按照合肥長鑫的規(guī)劃,他們將于2021年完成17nm技術研發(fā),加速向DDR5 DRAM產品研發(fā)。從這一點上看,雖然中國大陸廠商與國際巨頭之間還存著一定的差距,但作為全球第四家能夠采用 20 nm以下工藝打造DRAM產品的廠商之一,他們所取得的成績值得被肯定。

相比之下,中國臺灣廠商的進度或更能接近頭部DRAM企業(yè)的步伐。以南亞科技為例,根據中國閃存市場的報道顯示,南亞科技董事會最新決議中稱,公司2021年度資本支出預算以不超過新臺幣156億元,其中包含第一代10nm級制程技術、研發(fā)及一般性等資本支出,2020年資本支出相對保守,資本支出為新臺幣84.7億元。與此同時,南亞科技還正在加速開發(fā)第二代的10nm級1b制程技術,預計于2021年底導入試產。

從這種情況來看,中國臺灣廠商在DRAM領域依舊具有很強的競爭實力。

責任編輯:lq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fā)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guī)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DRAM
    +關注

    關注

    40

    文章

    2316

    瀏覽量

    183540
  • 晶圓代工
    +關注

    關注

    6

    文章

    859

    瀏覽量

    48599
  • 存儲行業(yè)

    關注

    1

    文章

    20

    瀏覽量

    11440

原文標題:30年!臺灣DRAM不死心

文章出處:【微信號:半導體科技評論,微信公眾號:半導體科技評論】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中國臺灣斥資翻新晶圓廠,力挺創(chuàng)企先進制造

    中國臺灣芯片產業(yè)創(chuàng)新計劃(TCIIP)的強勁推動下,臺灣正加速翻新兩座關鍵性的12英寸晶圓廠,以進一步激活半導體產業(yè)的創(chuàng)新活力。此舉旨在為島內的小型集成電路(IC)設計企業(yè)及蓬勃發(fā)展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9-24 14:22 ?307次閱讀

    中國臺灣半導體廠商考察捷克,或布局歐洲供應鏈

    中國臺灣半導體業(yè)界正積極向外拓展,最新動向直指歐洲。據悉,繼臺積電德國晶圓廠開工建設后,一支由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率領的臺灣半導體企業(yè)代表團,下周將啟程前往捷克進行深度考察。此次訪問不僅旨在加強與國際伙伴的合作,更預示著臺灣半導體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8-26 11:01 ?575次閱讀

    AMD將在中國臺灣的臺南和高雄設立研發(fā)中心

    8月22日,多家臺灣媒體紛紛報道,全球知名芯片制造商AMD宣布了一項重大投資計劃,決定在中國臺灣省的臺南市與高雄市分別設立研發(fā)中心,同時攜手當地大學及業(yè)界伙伴,共同推進技術創(chuàng)新與人才培養(yǎng)。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8-22 15:13 ?516次閱讀

    西班牙尋求與中國臺灣合作,共推120億歐元半導體宏圖

    西班牙正以前所未有的決心,推進其“PERTE芯片”半導體宏偉計劃,迄今已投入超10億歐元于研發(fā)領域,旨在歐洲半導體版圖中占據一席之地。面對全球芯片產業(yè)的激烈競爭,西班牙展現(xiàn)出開放的姿態(tài),積極尋求與中國臺灣等半導體領先地區(qū)的合作,共同探索在芯片價值鏈中的新機遇。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8-21 15:37 ?521次閱讀

    美光計劃加碼中國臺灣投資,或增設第二研發(fā)中心

    全球知名半導體企業(yè)美光科技正積極籌劃在中國臺灣擴大其投資布局,不僅將聚焦于高帶寬存儲器(HBM)的先進制程制造,還透露出可能在中國臺灣設立第二個研發(fā)中心的意向。這一戰(zhàn)略調整,無疑將進一步鞏固美光在全球半導體產業(yè)鏈中的重要地位。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8-13 14:27 ?723次閱讀

    IQE宣布分拆并上市中國臺灣業(yè)務,加速全球增長戰(zhàn)略

    英國知名的化合物半導體晶圓制造商IQE宣布了一項重大戰(zhàn)略決策,計劃將其在中國臺灣的業(yè)務進行分拆并獨立上市。此舉不僅彰顯了IQE對中國臺灣——其復合半導體外延片核心市場的高度重視,也標志著公司全球化戰(zhàn)略布局的進一步深化。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8-05 09:40 ?513次閱讀

    今日看點丨傳蘋果將在中國臺灣設數據中心;富士康將投資3.83億美元在越南建設PCB工廠

    從業(yè)者合作設計。 ? 高科技產業(yè)工程承包商透露,除國際廠商之外,當地廠商也計劃在中國臺灣建設數據中心。有許多廠商是新建,也有部分升級,估算新建數據中心超過10座。業(yè)界指出,新竹、桃園、高雄、彰化是廠商選擇建設數據中心的熱門地點
    發(fā)表于 06-25 09:45 ?723次閱讀

    英飛凌在中國臺灣成立半導體研發(fā)中心

    近日,全球知名的汽車芯片大廠英飛凌公布了一項宏偉的發(fā)展計劃——“英飛凌先進汽車暨無線通信半導體前瞻研究伙伴發(fā)展計劃”。根據此計劃,英飛凌將對其在中國臺灣現(xiàn)有的“無線通信研發(fā)實驗室”進行全面升級,并正式成立“英飛凌先進汽車暨無線通信半導體研發(fā)中心”。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6-19 14:40 ?792次閱讀

    英國半導體代表團訪問中國臺灣

    近日,一支由英國創(chuàng)新署和英國駐中國臺灣辦事處聯(lián)合牽頭的半導體代表團訪問了中國臺灣。該代表團由九家英國頂尖半導體公司組成,于6月3日至7日進行為期五天的交流訪問。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6-12 09:56 ?465次閱讀

    英偉達計劃在中國臺灣設立大型設計中心

    英偉達公司CEO黃仁勛近日宣布,公司計劃在未來五年內于中國臺灣設立一座大型設計中心,并預計至少將雇用1000名工程師。此次擴張不僅彰顯了英偉達對中國臺灣技術人才的重視,也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全球AI和圖形處理市場的領先地位。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6-04 11:24 ?1013次閱讀

    摩爾斯微電子在中國臺灣設立新辦事處,拓展業(yè)務版圖

    此戰(zhàn)略布局將Wi-Fi HaLow置于臺灣無線網絡產業(yè)中心 ? 2024 年4月25日,中國臺灣省臺北市 ——全球領先的Wi-Fi HaLow芯片廠商摩爾斯微電子(Morse Micro)今天宣布
    發(fā)表于 04-25 14:52 ?299次閱讀
    摩爾斯微電子在<b class='flag-5'>中國臺灣</b>設立新辦事處,拓展業(yè)務版圖

    中國IC晶圓產能將超越韓國和中國臺灣

    截至2023年底,中國在全球圓形體月產量中所占比例為19.1%,略低于韓國和中國臺灣。預計到2025年,中國的產量將上升至20.1%,與領先者相當;2026年,更有可能以22.3%的份額位居榜首。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4-11 09:23 ?374次閱讀

    今日看點丨比亞迪今年 5 月推出第五代 DMI 混動技術;傳聯(lián)想在中國臺灣裁員

    回應。市場盛傳,聯(lián)想在中國臺灣的分公司從今年2月起陸續(xù)公布遣散名單,累計裁員比例達兩成以上;對此,聯(lián)想在中國臺灣的分公司不予回應。 ? 去年PC產業(yè)陷入庫存調整,當時聯(lián)想CEO楊元慶就指出,公司將需要調整員工隊伍,以削減部分業(yè)
    發(fā)表于 03-28 11:00 ?987次閱讀

    中國臺灣將資助當地16nm以下芯片研發(fā) 最高補貼50%

    最新消息,中國臺灣經濟部門(MOEA)推出了一項針對16nm及以下芯片研發(fā)的補貼計劃,旨在支持當地企業(yè),幫助中國臺灣成為集成電路設計的領先者。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3-21 14:19 ?950次閱讀

    中國臺灣推出16nm以下芯片研發(fā)補貼計劃

    業(yè)內人士認為,過去向外資如美光和英偉達的資金支援過多,導致當地人才流失嚴重,對本土企業(yè)造成不公。然而,由于中國大陸IC設計企業(yè)在先進封裝與復雜設計方面得到政府支持,使之超過許多中國臺灣地區(qū)公司;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3-20 15:47 ?91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