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39名大學生被起訴的事情一直占據(jù)熱搜榜單,這到底是為什么呢?就是因為在校園貸平臺上面借款未還被校園貸起訴了,被要求償還本金以及四倍銀行利率罰息。那么問題來了,校園貸這種超前消費是繡球還是偽需求呢?這種超前消費值得提倡嗎?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39名大學生被訴——借貸未還被起訴
前幾天,北京青年報剛剛發(fā)布了,在北京讀大學的大學生們,有30%的每月生活費超過1600元。要知道,我們的首都北京,其實貴在房價和房租,物價還是非常接地氣的,而大學生們的住宿費解決了,每個月還有超過1600的花銷,其實并不少。除了吃飯,大部分人的開支都在穿衣和社交娛樂上,而這些人里面,如果父母是按照每月給他們打錢的模式,很多人都會選擇借貸,這就不得不提到校園貸了,也是長沙39名大學生被訴的原因。
被起訴的39人中,在借貸時都是在校大學生,以大三、大四學生居多。其中,男性32人,女性7人,年齡最小的是1997年出生的。他們申請貸款的理由多以微商創(chuàng)業(yè)為主,所借金額在2000至5000元之間,按12個月還清本息,利息按當年銀行年利率計算。
相比,大部分學生都會遇到相關的信息。有可能我們身邊就有這樣的校園代理。那么,校園貸究竟是什么?中公金融小編帶你來一探究竟。簡單地說,就是在校學生,網上提交資料、通過審核、支付一定手續(xù)費,就能輕松申請的信用貸款。
39名大學生被訴——校園貸是需求還是偽需求?
作為95后、00后的大學生,觀念前衛(wèi),消費意識強。尤其是以電子數(shù)碼、服飾為代表炫耀性消費需求強烈。而大學生又是普遍無經濟能力的群體,基本上一切花費要靠父母提供。以往在初中、高中時,由于還在父母身邊,父母可以大包大攬地對孩子進行管理。而上了大學,遠離父母的管控之后,一直被壓抑的消費心理自然是一發(fā)而不可收拾。
尤其是看到那些讓人眼花繚亂的廣告和身邊那些家境不錯的同學玩電子產品,自然心癢難耐。但是,父母給的學費生活費也就那么點,而數(shù)碼產品動輒數(shù)千元的價格又不是他們能承受得起的,因此就有了貸款買東西的需求。而這些孩子絕大多數(shù)都沒有收到過家里關于理財和財務管理這方面的教育,因此膽子大,敢借錢,不計較后果,也不知道什么后果。
而他們這一需求,自然被以小額貸款為主要業(yè)務的互聯(lián)網消費貸提供方看上了。畢竟,大學生這個群體雖然沒有固定收入,但卻有父母家庭在背后作為隱性擔保。真要是到最后還不起錢,鬧到家里,那些家長也最終只能硬著頭皮選擇買單。因此,針對校園的各種短期貸款和小額貸款層出不窮,大學生中招也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了。
因為很多學生自己本身沒有收入來源,基本都是靠父母或直接在外面做一些兼職,但每個月可支配的收入是有限的,面對利滾利的借款,很多學生就不知所措,再加上貸款機構的催收,很多大學生身不由己,這時候要么以各種借口向父母要錢,要么就直接向另一個貸款機構借錢。
39名大學生被訴——超前消費值得深思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除開相應的監(jiān)管主體應負有的監(jiān)管責任,以及對網貸平臺操控者的非法集資行為的懲處,大學生也必須為自己掉落校園網貸騙局買單。如果說其他的網貸受騙者還尚具經濟實力,因此有零余資本可以參與借貸,那么對基本沒有獨立經濟來源的大學生來說,則極有可能是其不正確的消費心理在作祟。
其實,以一個大學生所具備的知識素質來說,“零利息、零首付、只需身份證認證,3分鐘快速借貸到賬”明顯存在一定的欺騙性,難道大學生從未對這些機構、行為產生任何懷疑?然而實際上,不管是否存疑,推動大學生參與其中的,也排除不了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奢侈消費”“從眾消費”“超前消費”等心理。
這種心理必須得到重視和矯正,否則會引發(fā)更多的畸形心理和錯誤行為,一步步走向更深的騙局圈套。而最終“背黑鍋”的也只能是其父母。謹慎借貸,理智消費,大學生需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不攀比不盲從,合理地、有限度地消費,自覺抵制片面追求物質享受的心理。
同時,在借貸前,不妨考慮有信用的、正規(guī)的平臺,警惕虛假不規(guī)范的借貸平臺,通過查詢相關資質條件和新聞報道,學會鑒別借貸平臺的可靠性,以及加強對金融知識的了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