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過FPGA的人應該都知道,在FPGA中,邏輯是并行地運行的,各個狀態(tài)機同時都在工作,狀態(tài)機之間可能會有信號交互,也可能毫無關系、各管各地工作。
這就給了我們一個靈感:如果我們要做的計算(例如級數求和)的規(guī)模很大,按順序一步一步算的話,其時間開銷是我們所無法忍受的,那么,我們是否可以想辦法利用FPGA的并行特性,通過讓計算并行地執(zhí)行,來減小時間開銷(或者說提高計算速度)呢?
基于這個靈感,就讓我們看看,F(xiàn)PGA中并行計算的常規(guī)方法吧。
流水線計算
現(xiàn)在,我們要在FPGA中做這樣一個計算:
B = A × imes× 2 + 1
能用的計算單元為兩輸入加法器和兩輸入乘法器
為了保證時序,一個時鐘周期內加法器只能執(zhí)行一次加法
為了保證時序,一個時鐘周期內乘法器只能執(zhí)行一次乘法
對于上述要求完成的計算,看上去,在一個時鐘周期內既完成乘法又完成加法是不可能的了。然而,如果我們這么做呢:
1.設計一個模塊,模塊的輸入為時鐘和參數A,輸出為結果B。
2.該模塊在每個時鐘周期同時做"C=A×2"的計算和"B=C+1"的計算,其中,C為寄存器。
仿真該模塊,就可以發(fā)現(xiàn):
從上表可以看到:
雖然從輸入A到輸出B,相差了兩個時鐘周期,但是,每個時鐘周期輸出的B,都和兩個時鐘周期前輸入的A相對應。即:等效地來看,相當于每個時鐘周期,模塊都完成了一次"B = A × imes× 2 + 1"的計算!
哇塞,好神奇!這簡直就是:
明明一次性無法完成的計算,不知怎么搞的,卻等效地"被一次性地完成了"
嗯,這種搞法,就是傳說中的"流水線計算",這里為其給出了一個不拘泥于FPGA中的情形的、更加普適的定義:
將一個計算拆分成N級(N ≥ geq≥ 2),每一級的平均數據吞吐速率都相同,前(N-1)級的計算結果在輸入下一級之前都經過了緩存,這種方法稱為"流水線計算"
注:"平均數據吞吐速率"指的是:在單位時間內,參數平均能夠輸入多少次,以及計算結果平均能夠輸出多少次。
流水線計算的結構如下圖所示("一條龍"式的結構):
分析定義可知:
正是由于"每一級的平均數據吞吐速率都相同",使得整個計算的平均數據吞吐速率相同,才讓輸出的結果看上去"像是被一次性地完成的"。
級間緩存在流水線計算中是必不可少的,它們起到了兩級間隔離的作用,使得"當第(n+1)級在處理第i ii個輸入對應的計算時,第n級已經在處理第( i + 1 ) (i+1)(i+1)個輸入對應的計算了"這種情況成為可能。增大級間緩存的延遲時間,會造成整個計算的延遲時間(即輸出和輸入之間的延遲時間)的加長。
總的來說,流水線計算是個好東西,不過,實際使用時,如果不留心的話,容易為級間緩存分配過長的延遲時間,從而出現(xiàn)"整個計算的延遲時間長"的問題,這一點需要注意。
分布式流水線計算
現(xiàn)在,我們要在FPGA中做這樣一個計算:
C = A × imes× 2 + B × imes× 3
能用的計算單元為兩輸入加法器和兩輸入乘法器
為了保證時序,一個時鐘周期內加法器只能執(zhí)行一次加法
為了保證時序,一個時鐘周期內乘法器只能執(zhí)行一次乘法
對于上述要求完成的計算,看上去,在一個時鐘周期內既完成乘法又完成加法是不可能的了。然而,如果我們這么做呢:
1.設計一個模塊,模塊的輸入為時鐘和參數A、參數B,輸出為結果C。
2.該模塊在每個時鐘周期同時做"D=A×2"的計算、"E=B×3"的計算和"C=D+E"的計算,其中,D、E為寄存器。
仿真該模塊,就可以發(fā)現(xiàn):
從上表可以看到:
等效地來看,相當于每個時鐘周期,模塊都完成了一次"C = A × imes× 2 + B × imes× 3"的計算
這種做法明顯蘊含了"流水線計算",不過又跟流水線計算的"一條龍"結構似乎不同,這種做法的結構是"樹形"的:
對于輸入的參數A和B,先是"你算你的,我算我的",分別輸出并緩存D和E。然后拿D和E計算得到結果C。
對于這種做法,我稱之為"分布式流水線計算",這個名稱借鑒了計算機網絡領域的術語"分布式計算"。使用分布式流水線計算的必要前提是:
計算所需的輸入參數不止一個
分布式流水線計算可以看成是"在輸入參數不止一個的情況下,展露出計算細節(jié)的流水線計算",或者說,從本質上來講,分布式流水線計算屬于流水線計算,不要因為看上去是樹形結構就幫它"自立門戶"了。不信?沒事,我將上面的"計算C = A × imes× 2 + B × imes× 3"的模塊的結構重新畫一下你就信了:
既然說"分布式流水線計算屬于流水線計算",那為什么還要專門在這里講分布式流水線計算呢?原因是這樣的:分布式流水線計算展露了計算細節(jié),更加有助于邏輯開發(fā)人員弄清楚計算過程中的延時情況,防止在不知不覺間,增大了整個計算的延遲時間。比如,對于上面的"C = A × imes× 2 + B × imes× 3",如果不加注意的話,可能會變成這樣:
從上圖就能看出來,明明兩級就能完成的計算,一不留神就變成了三級,整個計算的延遲時間變長了。不過需要說明的是,"整個計算的延遲時間"并不是衡量"一個并行計算結構的優(yōu)劣"的標準。比如,在做并行卷積計算時,采取流水線的結構可以節(jié)省計算資源(但是整個計算的延遲時間長),而采取多相的結構可以縮短整個計算的延遲時間(但是消耗更多的計算資源,雖然其實也多不了太多)。
這里展示一個更加復雜的分布式流水線計算的案例:
交替計算
現(xiàn)在,我們要在FPGA中做這樣一個計算:
C = A + B
能用的計算單元為兩輸入加法器
為了保證時序,一個時鐘周期內加法器只能執(zhí)行一次加法,時鐘頻率最高為100MHz
可以用寄存器來存儲數據
為了保證時序,寄存器最高只能工作在300MHz的時鐘頻率下
乍一看,這情況讓人有點迷茫:表達式都簡單成這樣了,還需要玩并行計算?別急,我們的問題是這樣的:
A和B都是在300MHz時鐘的驅動下刷新的,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才能完成"C = A + B"的計算?
呵呵,加法器最高工作頻率為100MHz,而數據的刷新頻率都飆到300MHz去了,沒法玩了好吧!咳咳,其實還是可以玩的。考慮一下這么做:
設計一個模塊,模塊的輸入為300MHz時鐘和參數A、參數B,輸出為結果C(C為寄存器)。
在300MHz時鐘的驅動下:
在第(i+1)個時鐘周期將A、B的值分別賦給A1、B1寄存器,
在第(i+2)個時鐘周期將A、B的值分別賦給A2、B2寄存器,
在第(i+3)個時鐘周期將A、B的值分別賦給A3、B3寄存器,
在第(i+4)個時鐘周期將A、B的值分別賦給A1、B1寄存器,
在第(i+5)個時鐘周期將A、B的值分別賦給A2、B2寄存器,
模塊中,將300MHz的時鐘三分頻后得到100MHz時鐘:clk100m_1,clk100m_2,clk100m_3。
三個100MHz時鐘之間的相位都相差(360°/3=)120°。
在100MHz時鐘的驅動下(假定分配的100MHz時鐘都能滿足所需的建立保持時間需求):
使用加法器,在clk100m_1的每個時鐘周期計算C1 = A1 + B1,其中,C1為寄存器。
使用加法器,在clk100m_2的每個時鐘周期計算C2 = A2 + B2,其中,C2為寄存器。
使用加法器,在clk100m_3的每個時鐘周期計算C3 = A3 + B3,其中,C3為寄存器。
在300MHz時鐘的驅動下:
在第(k+1)個時鐘周期將C1的值賦給C,(其中,k=i+4)
在第(k+2)個時鐘周期將C2的值賦給C,
在第(k+3)個時鐘周期將C3的值賦給C,
在第(k+4)個時鐘周期將C1的值賦給C,
在第(k+5)個時鐘周期將C2的值賦給C,
上述模塊的時序如下圖所示:
從上圖可以看到:
加法器都工作在100MHz的時鐘下
A、B、C的刷新頻率都是300MHz
可見,我們利用3個最高工作頻率100MHz的加法器,等效地實現(xiàn)了1個最高工作頻率300MHz的加法器。
這里所采用的方法通常被稱為是"乒乓計算"(或者"乒乓操作"),不過,竊以為這個名稱不夠形象,因此,為這種方法取了個新名稱:“交替計算”。交替計算的基本思想是:
將計算單元復制若干份,交替地將輸入的參數分配給各個計算單元,并且交替地將各個計算單元的計算結果輸出,從而實現(xiàn)"以N倍的計算單元換取N倍的計算速度"。
交替計算的基本結構如下圖所示:
混合型并行計算
在實際的FPGA并行計算中,常常將流水線計算、交替計算混合使用,來滿足計算需求。嗯,這就是所謂的"混合型并行計算",沒毛病。
用一句話將本論述歸納總結一下,那就是:
FPGA中并行計算的基本常規(guī)方法為:流水線計算和交替計算。
原文標題:FPGA學習-FPGA中并行計算的常規(guī)方法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FPGA設計論壇】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審核編輯:湯梓紅
-
FPGA
+關注
關注
1629文章
21748瀏覽量
603909 -
并行計算
+關注
關注
0文章
27瀏覽量
9440
原文標題:FPGA學習-FPGA中并行計算的常規(guī)方法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9d70b445f494,微信公眾號:FPGA設計論壇】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