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詠科技6日召開法人說明會,公布公司2017年度自結數合并財務報告。
據該公司表示,聯詠科技2017年度合并營業(yè)收入凈額為新臺幣470億7400萬元,較上一年度增加3.12%,全年毛利率為28.80%,較上一年毛利率28.36%,增加0.44個百分點。
第四季合并營業(yè)收入凈額為新臺幣119億5100萬元,較第三季減少3.61%,較上一年第四季增加6.52%;第四季合并營收較第三季減少,主要系因SoC產品進入年底淡季,季節(jié)性需求下滑所致。第四季毛利率為29.37%,較第三季毛利率29.01%,增加0.36個百分點,主要系專利授權費收入及產品組合差異所貢獻。
全年營業(yè)費用為新臺幣78億元,上一年為新臺幣73億200萬元,全年營業(yè)凈利為新臺幣57億5500萬元,上一年為新臺幣56億4400萬元。
第四季營業(yè)費用為新臺幣19億4100萬元,第三季為新臺幣20億元,上一年第四季為新臺幣18億3200萬元。第四季營業(yè)凈利為新臺幣15億6900萬元,第三季為新臺幣15億9600萬元,上一年第四季為新臺幣13億3200萬元。
全年稅后盈余為新臺幣50億2400萬元,較上一年增加0.39%,每股稅后盈余為新臺幣8.26元。第四季稅后盈余為新臺幣13億1500萬元,較第三季減少15.40%,較上一年第四季增加4.70%,每股稅后盈余為新臺幣2.16元。驅動IC將漲價5%至10%,TDDI大幅成長。
近日市場一直傳言,驅動IC售價將上漲5%至10%,這一領域的龍頭聯詠證實,將與客戶協(xié)商漲價,以反映成本上揚,同時看好今年整合面板驅動及觸控IC(TDDI)、電視單芯片(SoC)出貨。聯詠副總經理陳健興表示,系統(tǒng)單芯片(SoC)部分漲價是去年內存價格持續(xù)上漲的反映。
他強調,聯詠此次漲價,主要反映采購成本上揚,并不會借此大發(fā)其利,“相信向客戶反映調整價格應該沒問題。”
聯詠今年電視SoC部分,受惠于4K2K電視滲透率持續(xù)提高,在電視市場的市占率將可望持續(xù)提升,新產品8K單芯片目前也正在送樣階段,未來將可望開始放量出貨。
TDDI部分,陳健興表示,去年第4季出貨約1,000萬顆,本季出貨會優(yōu)于去年第4季水平,并朝單月出貨達1,000萬顆的規(guī)模邁進。
聯詠看好今年TDDI的出貨大幅成長,主要由于今年在非使用OLED屏幕的手機市場,可望大幅拉高出貨量。過去聯詠驅動IC并沒有整合觸控IC,對客戶來說,聯詠整合之后的TDDI,制成及生產成本都相對有利,估今年出貨可大幅成長。
聯詠去年營收470.74億元,年增3.1%;全年毛利率為28.8%,年增0.44個百分點;去年全年稅后純益為50.24億元,較前一年小幅增加0.4%,每股純益為8.26元。
聯詠去年第4季營收為119.51億元,季減3.6%,主要受SoC產品進入季節(jié)性淡季影響,但仍年增6.5%。去年第4季毛利率29.37%,季增0.36個百分點;稅后純益13.15億元,季減15.4%,年增4.7%,每股純益2.16元。
展望本季,聯詠指出,受淡季影響,估營收約103億至107億元,季減10.5%到14%;毛利率估介于27.5%至29%,營業(yè)利益率估介于10%至12%。
芯片漲價潮延續(xù)
自2016年第四季度開始,DRAM和NAND Flash的價格就開始不斷上漲,隨即引起內存條和固態(tài)硬盤等產品的價格大幅上漲,一年內內存條的價格增幅一度達到300%。光是兩條內存裝機成本就要比一年前至少增加800-1000元,SSD硬盤的價格也翻倍。
外界原本預期DRAM上游廠商會在2018年一季度下調價格,但三星、海力士已拒絕了降價的可能,三星2018年的DRAM顆粒合約價將上漲3-5%,海力士也跟進表態(tài)稱將漲價5%,理由是DRAM顆粒依然供不應求。
據報道,發(fā)改委已就存儲芯片漲價的問題約談三星,或將調查可能存在的公司價格操縱行為。發(fā)改委價監(jiān)局官員徐新宇稱,過去18個月芯片價格大幅上漲,發(fā)改委對此保持警惕,“我們已經注意到價格飆升狀況,將更加關注該行業(yè)未來可能因‘價格操縱’引起的問題?!毙煨掠畋硎荆赡苡卸嗉夜緟f(xié)同行動,盡量推高芯片價格,謀求獲利最大化。
在業(yè)界關注存儲芯片價格是否會出現松動的時候,MCU等芯片漲價潮又來襲。從2018年一季度開始,NXP多個產品線將全線漲價,其中,MCU上調6%,數字網絡上調5%,智能天線解決方案、車載微控制器及安全移動支付上調10%。NXP打響的2018年MUC芯片漲價的第一槍,或預示著2018年一季度供應鏈元器件漲價將延續(xù)。
中國廠商成漲價潮的受害者
芯片價格一路上漲,需求旺盛是重要原因。如今,汽車電子、物聯網等發(fā)展迅猛,電子制造業(yè)需求高漲,相關芯片技術更新換代,供應鏈產能不足,出貨量跟不上需求,導致此輪芯片供應緊張。
2017年以來,全球不少MCU廠商產品交期都從4個月延長至6個月,日本MCU廠商更是拉長至9個月。從半導體情報數據來看,2017年全球電子產品制造業(yè)都異常興旺,連日本都出現多年不見的正增長,這帶動芯片等電子元器件的銷量。在硅晶圓產能滿載、汽車電子及物聯網需求的持續(xù)爆發(fā)下,MCU在2018年供應短缺局面或難以有效緩解。
存儲芯片價格持續(xù)攀升,除了國外大廠因為技術升級出現意外導致產能吃緊之外,中國存儲芯片基本依賴進口也是存儲芯片大幅漲價的原因。作為世界最大的消費電子制造工廠,中國的芯片國產化率不足10%。
據中國半導體行業(yè)協(xié)會統(tǒng)計,2017年1-6月中國集成電路產業(yè)銷售額為2201.3億元,同比增長19.1%。
中國作為最大的芯片市場卻沒有話語權,國產化率低受制于人,使得智能手機、電腦等產業(yè)鏈廠商承壓。不掌握芯片,企業(yè)終究被跨國巨頭扼住咽喉。從近5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yè)進出口數據來看,國內集成電路每年進口金額在1250-1650億美元,有著極大的進口替代空間,芯片國產化也將帶來諸多的投資機會。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