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孟松最新消息_中芯國際14nm最新進展

2017年11月27日 16:36 來源:網絡整理 作者: 我要評論(0)

標簽:中芯國際(65304)梁孟松(41200)

  梁孟松最新消息

  于10月16日晚間消息,中芯國際(00981.HK)發(fā)布公告,前臺積電資深研發(fā)處長梁孟松已獲委任公司聯(lián)合首席執(zhí)行官,原首席執(zhí)行官趙海軍頭銜更新為聯(lián)合首席執(zhí)行官,兩人將共同負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的日常管理。同時,梁孟松獲委任為本公司第三類執(zhí)行董事,趙海軍獲委任為本公司第二類執(zhí)行董事。

  過去幾年雖然SMIC業(yè)績不錯,不過股價卻一直徘徊不前,主要原因在于資本市場對其技術升級能力的懷疑,梁孟松幫臺積電搞定了14nm,幫三星搞定了14nm,沒理由SMIC搞不定。

  有人說三星會給梁孟松出走中芯國際設置障礙,就像臺積電對待其出走三星,不過以其在中國市場的生意規(guī)模,估計三星還不敢。

  無論中國集成電路這些年發(fā)展是否如報道的迅猛,海外對大陸的封鎖特別是人才封鎖已經越來越嚴格,不僅臺積電、三星,包括Intel等國際巨頭都在嚴禁核心人才出走大陸,人才特別是晶圓制造人才已經成為制約中國產業(yè)發(fā)展的主要瓶頸。

  這次周子學能夠將梁孟松團隊挖來對中國集成電路產業(yè)奇功一件,雖然相比臺積電、三星、Intel還有差距,不過相信梁孟松團隊的加盟會給競爭對手越來越大的壓力。

  一個人、一個團隊往往會影響一個產業(yè),就像張忠謀之于臺積電,任正非之于華為,有些經驗自己慢慢積累遠不能趕上別人的進步,即使不睡覺,再拼命也沒用。

  臺積電雙CEO操盤、華為多CEO輪值,現(xiàn)在中芯國際也引入雙CEO,一般多CEO都需要強勢的董事長坐鎮(zhèn),1931年的張忠謀剛剛退休,1944年的任正非還在運籌帷幄,1956年出生的周子學其實正當年,工信部總經濟師出身的周子學在過去兩年對中芯國際顯示了越來越強的掌控力,招攬梁孟松加盟更顯示了很強的戰(zhàn)略眼光和執(zhí)行力,中芯國際讓業(yè)界越來越有信心。接下來了解一下關于中芯國際14nm的最新進展。

  

  中芯國際14nm最新進展_2019年量產

  中芯國際15日的線上法說中,仍是由趙海軍主持會議,梁孟松僅簡短發(fā)言,代表加入新團隊后的首次現(xiàn)“聲”,也滿足外界的好奇心。同時,趙海軍也指出,梁孟松是以共同執(zhí)行長的身分加入,因此不會只是負責技術而已,也會參與策略面。

  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表示,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半導體公司之一,一直在思考如何提升公司競爭力,這幾年來也持續(xù)聚焦、整合資源,更在今年10月建立了新的領導團隊,隨著梁孟松的加入,可加強中芯制定技術的能力,拉近與對手的技術差距,相信新團隊會帶領公司到新高度,梁孟松也可用過去成功、卓越的半導體經驗,讓中芯國際的未來更美好。梁孟松則是表示,很榮幸接下此職務,中芯在半導體產業(yè)中具有很好的位置與機會,但也深具挑戰(zhàn),很高興與趙海軍和團隊合作。

  針對外界詢問梁孟松加入中芯國際的最大任務,眾所皆知是高階制程技術的進度。中芯表示,將在2019年量產14納米FinFET制程技術。意即,梁孟松要用兩年的時間,幫中芯國際把14納米FinFET制程世代追上來,業(yè)界認為,很挑戰(zhàn),但不是不可能,因為已經準備很久了,很期待,也會持續(xù)關注。

  在28納米制程上,中芯也提出三階段的規(guī)劃藍圖。趙海軍指出,第一階段的polySion制程已經量產,第二階段是第一代的HKMG制程(中芯稱為HKC制程)已經在今年第2季開始產出,目標是28納米突破10%營收,而第三階段是第二代的HKC制程,預計在2018年底量產。

  除了先進制程的布局,隨著梁孟松的加入而大踩油門往前沖之外,中芯也表示,公司投入快閃存儲器NORFlash、微控制器MCU)、傳感器CMOSSensor、高壓(HV)等制程技術平臺,這些都是用到既有成熟制程的fabfilter產品,且95%的機臺是相容于邏輯制程,可以根據(jù)客戶對于需求來規(guī)劃,做產能調配。

  展望未來,中芯國際表示,這兩年是進入了過渡期,為下一階段的成長把技術和產能備妥,而短期方面,看好的成長動力包括28納米制程、快閃存儲器、指紋辨識芯片電源管理芯片等,會持續(xù)將資源聚焦在關鍵的技術平臺。

  針對2017年第4季的營運展望,中芯國際指出,預計營收成長1~3%、毛利率18~20%。

  在第3季財報上,營收為7.69億美元,較上季成長2.5%,毛利率為23%,上季25.8%和去年同期30%減少,每股凈利為0.01美元。在制程技術上,28納米制程營收成長38.9%,0.18微米制程成長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