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統(tǒng)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fā)帖/加入社區(qū)
會員中心
創(chuàng)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nèi)不再提示

什么是PID控制?

aIpM_gongkongwo ? 來源:LONG ? 2019-07-18 16:10 ? 次閱讀

PID控制中有P、I、D三個參數(shù),只有明白這三個參數(shù)的含義和作用才能完成控制器PID參數(shù)整定,讓控制器到達最佳控制效果。能熟練進行PID參數(shù)整定,將自動控制系統(tǒng)投自動,這代表著工程技術人員的自動化技能水平,但很多人并未真正掌握PID控制和PID參數(shù)整定。

本文給大家介紹PID控制中P、I、D參數(shù)的作用。

什么是PID控制?

比例作用

比例控制器實際上就是個放大倍數(shù)可調(diào)的放大器,即△P=Kp×e,式中Kp為比例增益,即Kp可大于1,也可小于1;e為控制器的輸入,也就是測量值與給定值之差,又稱為偏差。

要說明的是,對于大多數(shù)模擬控制器而言,都不采用比例增益Kp作為刻度,而是用比例度來刻度,即δ=1/Kc×100%。也就是說比例度與控制器的放大倍數(shù)的倒數(shù)成比例;控制器的比例度越小,它的放大倍數(shù)越大,偏差放大的能力越大,反之亦然。

明白了上述關系,就可知道:比例度越大,控制器的放大倍數(shù)越小,被控參數(shù)的曲線越平穩(wěn);比例度越小,控制器的放大倍數(shù)越大,被控參數(shù)的曲線越波動。

比例控制有個缺點,就是會產(chǎn)生余差,要克服余差就必須引入積分作用。

積分作用

控制器的積分作用就是為了消除自控系統(tǒng)的余差而設置的。所謂積分,就是隨時間進行累積的意思,即當有偏差輸入e存在時,積分控制器就要將偏差隨時間不斷累積起來,也就是積分累積的快慢與偏差e的大小和積分速度成正比。只要有偏差e存在,積分控制器的輸出就要改變,也就是說積分總是起作用的,只有偏差不存在時,積分才會停止。

對于恒定的偏差,調(diào)整積分作用的實質(zhì)就是改變控制器輸出的變化速率,這個速率是通過積分作用的輸出等于比例作用的輸出所需的一段時問來衡量的。積分時間小,表示積分速度大,積分作用就強;反之,積分時問大,則積分作用就弱。如果積分時間無窮大,表示沒有積分作用,控制器就成為純比例控制器。

實際上積分作用很少單獨使用,通常與比例作用一起使用,使其既具有把偏差放大(或縮小)的比例作用,又具有將偏差隨時間累積的積分作用,且其作用方向是一致的。這時控制器的輸出為:△P=Ke+△Pi,式中△P為控制器輸出值的變化;Ke為比例作用引起的輸出;△Pi為積分作用引起的輸出。

微分作用

微分作用主要是用來克服被控對象的滯后,常用于溫度控制系統(tǒng)。除采用微分作用外,在使用控制系統(tǒng)時要注意測量傳送的滯后問題,如溫度測量元件的選擇和安裝位置等。

在常規(guī)PID控制器中,微分作用的輸出變化與微分時間和偏差變化的速度成比例,而與偏差的大小無關,偏差變化的速度越大,微分時間越長,則微分作用的輸出變化越大。但如果微分作用過強,則可能由于變化太快而由其自身引起振蕩,使控制器輸出中產(chǎn)生明顯的“尖峰”或“突跳”。為了避免這一擾動,在PID調(diào)節(jié)器和DCS中可使用微分先行PID運算規(guī)律,即只對測量值PV進行微分,當人工改變控制器的給定值SP時,不會造成控制器輸出的突變,避免了改變SP的瞬間給控制系統(tǒng)帶來的擾動。如TDC-3000,則在常規(guī)PID算法中增加一個軟開關,組態(tài)時供用戶選擇控制器對偏差、還是測量值進行微分。

當輸入階躍信號后,微分器一開始輸出的最大變化值與微分作用消失后的輸出變化的比值就是微分放大倍數(shù)Kd,即微分增益,微分増益的單位是時間,設置微分時間(或者微分增益)為零會取消微分的功能。

為便于記住比例、積分、微分三個作用,特抄錄三個順口溜供大家參考。

比例作用順口溜

比例州節(jié)器,像個放大器;

一個偏差來,放大送出去;

放大是多少,旋鈕看仔細;

比例度旋大,放大倍數(shù)低。

積分作用順口溜

重定調(diào)節(jié)器,累積有本領;

只要偏差在,累積不停止;

累積快與慢,旋鈕看仔細;

積分時間長,累積速度低。

微分作用順口溜

說起微分器,一點不神秘;

階躍輸入來,輸出跳上去;

下降快與慢,旋鈕看仔細;

微分時間長,下降就慢些。

關于重定調(diào)節(jié)器的說明:重定就是重新給定的意思,因為控制器中積分作用就是完成重定工作的。以前把比例積分控制器叫做重定調(diào)節(jié)器。

聲明:本文內(nèi)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wǎng)站授權轉(zhuǎn)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fā)燒友網(wǎng)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nèi)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guī)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自動控制系統(tǒng)

    關注

    1

    文章

    192

    瀏覽量

    19726
  • PID
    PID
    +關注

    關注

    37

    文章

    1479

    瀏覽量

    87278
  • 自動化
    +關注

    關注

    29

    文章

    5738

    瀏覽量

    81548

原文標題:PID控制中P、I、D參數(shù)的作用是什么

文章出處:【微信號:gongkongworld,微信公眾號:工控資料窩】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PID控制原理!

    PID控制
    YS YYDS
    發(fā)布于 :2023年05月22日 15:45:12

    pid控制原理及應用

    臺達溫控器PID控制原理
    發(fā)表于 07-13 14:09 ?145次下載

    專家PID控制和模糊PID控制

    專家PID控制和模糊PID控制 專家PID控制(Expert Control)的實質(zhì)是基于受控
    發(fā)表于 05-04 15:51 ?100次下載

    數(shù)字PID控制實驗

    數(shù)字PID控制實驗 Ⅰ 標準PID 控制算法一.實驗要求1. 了解和掌握連續(xù)控制系統(tǒng)的 PID
    發(fā)表于 05-15 00:18 ?8259次閱讀
    數(shù)字<b class='flag-5'>PID</b><b class='flag-5'>控制</b>實驗

    PID控制基礎及MATLAB仿真

    PID控制基礎及MATLAB仿真資料11
    發(fā)表于 11-18 16:40 ?17次下載

    PID控制經(jīng)典PPT

    PID控制原理及應用,PID經(jīng)典控制理論。
    發(fā)表于 04-29 16:50 ?32次下載

    PID控制原理

    PID控制原理
    發(fā)表于 11-17 11:43 ?9次下載

    PID控制原理及編程方法

    PID控制原理及編程方法
    發(fā)表于 11-17 11:43 ?6次下載

    數(shù)字PID控制

    數(shù)字PID控制
    發(fā)表于 01-24 15:41 ?14次下載

    pid控制原型

    無人機pid控制
    發(fā)表于 06-20 09:16 ?16次下載

    基于PID控制原理及編程方法

    基于PID控制原理及編程方法
    發(fā)表于 10-15 09:32 ?22次下載
    基于<b class='flag-5'>PID</b><b class='flag-5'>控制</b>原理及編程方法

    典型的PID控制介紹

    典型的PID控制介紹說明。
    發(fā)表于 04-19 11:35 ?11次下載

    位置式PID控制原理

    位置式PID控制原理說明。
    發(fā)表于 04-27 11:52 ?16次下載

    PID控制的原理

    用術語來說,PID的英文全稱為“ProcessIdentifier”,它屬于電工電子類技術術語,是比例、積分、微分的簡稱。PID控制的難點不是編程,而是控制器的參數(shù)整定。參數(shù)整定的關鍵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9-13 15:40 ?8043次閱讀

    數(shù)字PID控制的原理

    數(shù)字PID控制的原理 自從計算機和各類微控制器芯片進入控制領域以來,用計算機或微控制器芯片取代模擬 PI
    發(fā)表于 03-09 14:23 ?2321次閱讀
    數(shù)字<b class='flag-5'>PID</b><b class='flag-5'>控制</b>的原理

    電子發(fā)燒友

    中國電子工程師最喜歡的網(wǎng)站

    • 2931785位工程師會員交流學習
    • 獲取您個性化的科技前沿技術信息
    • 參加活動獲取豐厚的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