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統(tǒng)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fā)帖/加入社區(qū)
會員中心
創(chuàng)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為什么手機臉部識別的解鎖速度差距這么大

454398 ? 來源:工程師吳畏 ? 2019-05-28 08:45 ? 次閱讀

提起人臉解鎖,估計很多童鞋都習慣將iPhone X視為祖宗。然而,靠臉解鎖可不是蘋果的專利,早在Android 4.0時代,谷歌就已經在系統(tǒng)中集成了面部識別功能,可以掃臉進入桌面。

可惜,Android 4.0的面部識別屬于純軟件的2D掃描,用一張照片就能騙過系統(tǒng),談不上什么安全性,所以很多國產Android手機品牌都會將這個功能閹割,導致它的知名度并不高。

在iPhone X之前,三星從Note 7開始引入了名為“虹膜識別”的功能,依靠專門負責虹膜掃描的攝像頭透過紅外感知虹膜特質,從而完成掃描和識別。從使用來看,虹膜識別依舊是掃臉,但有效的識別信息則是取自我們的眼球,對距離的要求較高。

因此,三星已經計劃在未來的新品中放棄虹膜識別,改用更主流的面部解鎖技術。

iPhone X的Face ID與Android 4.0的面部識別相比,最大的差異就是依靠名為“結構光技術”的硬件模組,實現了對面部信息收集從2D到3D的進化。

簡單來說,iPhone X在采集面部信息時,前置攝像頭基本就是擺設,而是依靠紅外鏡頭、泛光感應元件和點陣投影器的協(xié)同配合。其中,點陣投影器會發(fā)射3萬多個肉眼不可見的光點投影在你的臉部,繪制出三維建模的立體面譜,紅外鏡頭則會讀取這些點陣圖案,并將信息發(fā)送到A11處理器的安全隔離區(qū)進行匹配對照,而泛光感應則是確保識別面部不受環(huán)境光線的影響。

在完成首次對Face ID的錄入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即使你戴了眼鏡、長了胡子、戴了帽子面部ID仍然能繼續(xù)認出你,并不斷根據新的數據來校準識別模型。因此,蘋果才敢讓Face ID在解鎖手機之外,還能用于購買應用以及支付Apple Pay,足見蘋果對其安全性的信心。

如今,結構光技術已經不再是iPhone X的專利,小米8探索版、OPPO Find X都先后引入了類似的技術,從而實現了媲美iPhone X的Face ID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小米8探索版的結構光模塊只能用來解鎖,而OPPO Find X則已經與螞蟻金服建立聯(lián)合創(chuàng)新實驗室,雙方團隊完成了3D人臉支付的技術準備工作,已經為刷臉支付鋪平了道路。

從技術上來看,iPhone X、小米8探索版和OPPO Find X的結構光模塊大致相同,只是在元器件叫法上存在小差異。比如iPhone X將關鍵元件稱為點陣投影器、紅外鏡頭和泛光感應元件;小米8探索版叫紅外相機、泛光照明元件和點陣投影器;Find X則稱為IR補光燈、IR攝像頭和點陣投影器。

FindX的結構光模塊

小米8探索版的結構光模塊

除了結構光,vivo還首發(fā)了名為TOF(Time of Flight)的3D超感應技術,它利用傳感器測量目標物距離和輪廓,實現手機對高精度3D信息的采集和運算,具有有效深度信息高、工作距離遠、結構布局靈活、應用場景豐富等亮點。

據vivo表示,TOF 3D超感應技術可感應30萬個有效深度信息點,是3D結構光技術的10倍,工作距離可達3米,是結構光技術的3倍。TOF模組的baseline(基線)近乎為零,比結構光技術的25mm有大幅提升。

據悉,vivo已經與微信達成深度技術合作,TOF 3D超感應技術已成功支持微信人臉識別支付(國內首家),預計在2018年下半年投入商用。

可以說,結構光和TOF 3D將成為未來高端智能手機人臉識別技術的發(fā)展方向,從而迎來刷臉支付的愜意體驗,并在安全性上媲美指紋,淘汰傳統(tǒng)的指紋識別功能。

但是,無論是結構光還是TOF 3D,它都需要相對復雜的物理元件和較高的成本,所以短期內不要指望可以出現在低于2500元以內的手機身上。而主流價位的手機,想體驗刷臉解鎖,依舊只能依靠曠視和商湯科技提供的人臉識別技術,即通過前置攝像頭實現2D信息,與Android 4.0時期的人臉識別相比解決了用照片就能騙過系統(tǒng),以及閉眼時解鎖無效的能力。

那么,純軟件的人臉解鎖、結構光、TOF 3D、屏下指紋、傳統(tǒng)指紋,不知道你更喜歡哪一種解鎖方案呢?你又是否支持掃臉取代指紋的發(fā)展潮流嗎?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fā)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guī)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臉部識別
    +關注

    關注

    1

    文章

    50

    瀏覽量

    20130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ADS1274識別的信號可以小于噪聲1000倍,是真的嗎?

    據說Σ△型的AD可以識別的信號可以小于噪聲1000倍,這個不知道是否屬實,還有就是如果是的話,使用它是不是需要編寫特別的驅動??好編寫么···?大神指教
    發(fā)表于 01-23 08:37

    ASR與傳統(tǒng)語音識別的區(qū)別

    識別技術。 構建更深更復雜的神經網絡模型,利用大量數據進行訓練。 提高了語音識別的準確率和穩(wěn)定性。 傳統(tǒng)語音識別 : 通常依賴于聲學-語言模型的方法。 在處理復雜的語音輸入時,可能表現不如ASR技術出色。 二、功能多樣性 ASR
    的頭像 發(fā)表于 11-18 15:22 ?1019次閱讀

    TAC5242EVM-K通過usb連接電腦出現不能識別的問題,怎么解決?

    我們發(fā)現直接通過usb連接電腦出現不能識別的現象,希望能夠給一個驅動(我們自己在其他項目中有使用xmos作為聲卡和hifi解碼應用)
    發(fā)表于 09-29 07:48

    使用 TMP1826 嵌入式 EEPROM 替換用于模塊識別的外部存儲器

    電子發(fā)燒友網站提供《使用 TMP1826 嵌入式 EEPROM 替換用于模塊識別的外部存儲器.pdf》資料免費下載
    發(fā)表于 09-09 09:44 ?0次下載
    使用 TMP1826 嵌入式 EEPROM 替換用于模塊<b class='flag-5'>識別的</b>外部存儲器

    OPA847放大增益,為什么實際測量與仿真結果差距這么大?該怎么調試呢?

    110MHZ--182mV 130MHZ--336mV 140MHZ--200mV 160MHZ--98mV 問題:為什么實際測量與仿真結果差距這么大?該怎么調試呢?
    發(fā)表于 08-23 07:26

    為什么OPA365和OPA2365的輸出電壓vs輸出電流曲線會有很大的差距?

    1.5V,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個人理解OPA2365內部就是兩個OPA365的集合,只是共用一組供電,會有這么差距嗎?
    發(fā)表于 08-12 08:20

    什么是離線語音識別芯片?與在線語音識別的區(qū)別

    離線語音識別芯片適用于智能家電等,特點為小詞匯量、低成本、安全性高、響應快,無需聯(lián)網。在線語音識別功能更廣泛、識別準確率高,但依賴穩(wěn)定網絡。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7-22 11:33 ?709次閱讀

    手機識別不了GATT_SERVER例程中的屬性怎么辦?

    下載GATT_SERVER代碼,在電腦上用bluetooth le explorer可以正確識別服務和屬性,但在手機上用BLE調試助手識別的服務和屬性不正確。 修改GATT_SERVER中的藍牙名稱
    發(fā)表于 07-19 08:08

    如何設計人臉識別的神經網絡

    人臉識別技術是一種基于人臉特征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技術,廣泛應用于安全監(jiān)控、身份認證、智能門禁等領域。神經網絡是實現人臉識別的關鍵技術之一,本文將介紹如何設計人臉識別的神經網絡。 人臉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7-04 09:20 ?928次閱讀

    人臉檢測和人臉識別的區(qū)別是什么

    臉檢測和人臉識別的區(qū)別。 定義 人臉檢測是指在圖像或視頻中快速準確地找到人臉的位置,并將其從背景中分離出來的技術。人臉檢測的目的是確定圖像中是否存在人臉,以及人臉的位置和大小。人臉檢測通常是一個二分類問題,即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7-03 14:49 ?1847次閱讀

    人臉檢測與識別的方法有哪些

    人臉檢測與識別是計算機視覺領域中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如安全監(jiān)控、身份認證、智能視頻分析等。本文將詳細介紹人臉檢測與識別的方法。 引言 人臉檢測與識別技術在現代社會中扮演著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7-03 14:45 ?1052次閱讀

    圖像檢測和圖像識別的區(qū)別是什么

    詳細的比較和分析。 定義和概念 圖像檢測(Image Detection)是指利用計算機視覺技術對圖像中的特定目標進行定位和識別的過程。它通常包括目標的檢測、分類和定位三個步驟。圖像檢測的目標可以是人、車、動物等任何具有特定特征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7-03 14:41 ?1682次閱讀

    請問esp who人臉識別的臉部信息如何保存在sd卡中?

    esp who人臉識別的臉部信息如何保存在sd卡中?
    發(fā)表于 06-28 08:09

    ESP32-C3的USB在計算機上識別的COM口能夠干什么用?

    速度太慢,二是調試始終無法進行DEBUG(采用ESP32-C3 USBJTAG,連線沒有問題,計算機已經識別了,應該是配置不對),幾乎要從入門到放棄了,現有以下問題希望能夠得到解答: 1:能否針對
    發(fā)表于 06-21 06:41

    利用cube MX進行配置,下載程序之后電腦總是顯示無法識別的USB設備,為什么?

    利用cube MX進行配置,下載程序之后電腦總是顯示無法識別的USB設備,然后利用Keil進行調試,發(fā)現在MX_USB_OTG_HS_PCD_Init()初始化內就會彈出上述提示,單步調試后,程序再
    發(fā)表于 05-30 06:36

    電子發(fā)燒友

    中國電子工程師最喜歡的網站

    • 2931785位工程師會員交流學習
    • 獲取您個性化的科技前沿技術信息
    • 參加活動獲取豐厚的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