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鑷利用強光場的梯度力來抓取和操縱納米顆粒、細胞甚至病毒,使細胞分裂、細胞內力和一系列其他生物物理問題的研究日趨成熟。但是光鑷強大的光場會損壞一些精巧的活的生物標本。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英國三所大學的一組科學家提出了一種不同的光學鑷子。該小組的裝置不使用光直接捕捉和操縱粒子,而是使用全息光學鑷子將粒子推到適當?shù)奈恢?,并以光學方式驅動由機器人控制的微型轉子。這些旋轉的轉子反過來創(chuàng)造了精確的、高度局部化的流體流場,可以在水介質中操縱粒子和生物細胞,而不會因集中的激光功率而造成粒子損壞的風險。該團隊認為,這種方法為在水環(huán)境中移動生物樣品開辟了一些有趣的新應用可能性,例如在微流控芯片中移動生物樣品。
由英國三所大學的科學家設計的一個系統(tǒng)使用機器人控制的微型轉子,通過直接激光寫入和使用光學鑷子轉動,以流體動力學控制和操縱微小顆粒。該系統(tǒng)可以保護一些樣品,例如脆弱的生物顆粒,免受光學鑷子直接操作所帶來的光損傷。
許多研究人員已經探索了利用微流體控制來操縱小顆粒的前景,作為光學、磁場或電場方法的替代方法。但傳統(tǒng)的流體力學技術涉及外部壓力控制器或注射泵,往往產生相對較大的流場。除了感興趣的顆粒之外,這些流場還可以清除溶液或懸浮液中的其他顆粒,從而有可能污染實驗。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目前工作背后的研究團隊,包括格拉斯哥大學、布里斯托爾大學和英國??巳卮髮W的科學家,開始使用直接激光寫作來創(chuàng)造精巧的小流量驅動元件。利用Nanoscribe公司的商用3-D激光光刻系統(tǒng),研究人員制作了直徑約為20微米的圓形三片式塑料轉子。每個轉子葉片都包括一個小的球狀“手柄”,可以被光學鑷子抓住。
研究小組將微型轉子浸入水相懸浮液中,水相懸浮液中還含有目標顆粒,如5微米半徑的二氧化硅珠。然后將懸浮液置于干凈的玻璃樣品池中,放在實驗室制造的全息光學鑷子裝置的臺上,用倒置的顯微鏡物鏡聚焦,并用空間光調制器(SLM)控制。SLM以一種快速可重構的相位模板刻印光束,可用于在樣品場中產生多個光學陷阱。兩臺數(shù)碼相機實時跟蹤每個實驗的進展。為了給微轉子提供機器人控制,研究人員將鑷子裝置與計算機軟件聯(lián)系起來,計算機軟件實現(xiàn)了一個流體動力反饋回路。來自攝像機的目標位置和速度的實時信息被輸入到計算機程序中,求解了不同轉子轉速與顆粒速度之間的流體動力學矩陣方程,并計算了改變流場所需的轉子轉速和位置的變化。這些數(shù)據(jù)被用于反饋回路,以便在鑷子上刷新下一個循環(huán)的SLM。
利用這個裝置,研究小組發(fā)現(xiàn)能夠利用光鑷裝置使微型轉子旋轉,并利用旋轉轉子產生的流體動力電流圍繞微小顆粒移動,并將它們固定在特定的位置。由于每個轉子所排出的流體量都是皮升的數(shù)量級,因此流場被精確限制,影響附近的目標粒子,但不影響周圍的粒子。該團隊還能夠使用該系統(tǒng)移動和定位單個酵母細胞,同時獨立控制多個對象。據(jù)作者稱,驅動光鑷的激光與流體動力捕獲和操縱的粒子之間的空間分離足以保護粒子免受光損傷。在研究人員看來,光學控制、自動反饋和可重構性以及精確的流體動力轉向的結合可能會打開“各種新的實驗范式”。其中一種可能是創(chuàng)造“動態(tài)可重構微流控芯片”,光和計算機控制的微轉子與粒子一起移動并引導它們通過芯片架構。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8文章
51375瀏覽量
428384 -
微流控
+關注
關注
16文章
547瀏覽量
19013
原文標題:光學鑷子新技術助力創(chuàng)造“動態(tài)可重構微流控芯片”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常用的微流控芯片類型
基于相變材料的可重構超構表面用于圖像處理
![基于相變材料的<b class='flag-5'>可</b><b class='flag-5'>重構</b>超構表面用于圖像處理](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C/5E/wKgaomc0DzWAZaypAAAcwdbARO8329.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