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9日,Macworld大會上——喬布斯身著一件黑色圓領毛衫,一條Levi’s 藍色牛仔褲,用著我們以后無比熟悉的語調介紹著剛剛誕生的iPhone?;蛟S,許多人都沒有意識到這一晚揭開了智能手機革命性的一頁。但是,在此后每每談起智能手機歷史、移動互聯(lián)網創(chuàng)業(yè)之時,這場標志性的大會都會被再次提及。
時隔十一年,手機的發(fā)展再次遇到瓶頸期,如何突破已有的壁壘,將智能手機的發(fā)展再次推向一個新的高度成為了當前的難題。市場細分成為了當下手機市場的發(fā)展方向,一方面音樂手機、拍照手機的不斷嘗試已經沉入海底,另一方面,游戲手機等類型又難以引發(fā)新一輪銷售狂潮,手機廠商們開始看清形勢,“押注AI”。
大打AI牌,AI手機的“通貨膨脹”
在智能手機的編年史里,這幾年的主題一定是AI。很多手機廠商紛紛將“AI”作為自家產品的營銷亮點,從市場表現來看,其實并不是搭載一兩個“看起來”AI的模塊,就可以稱之為人工智能手機的。
但是,似乎在游戲、音樂等細分領域嘗試失敗后,手機廠商們已經有點囫圇吞棗了。AI拍照、AI芯片、AI算法,紛紛涉足AI的同時也不斷加強著自有手機的“AI屬性”。分析師柯鳴認為,大打AI牌的背后,其存在著以下幾點隱憂。
1.泛濫的“AI拍照”
智能手機在拍照領域的競爭中,像素之爭是這場戰(zhàn)役的第一個引爆點。從200萬像素到2000萬像素,誰的像素越高在營銷中就越“硬氣”。
后來,隨著像素競爭走進死胡同,AI拍照開始榮登“寶座”。
自從谷歌在Pixel 2代手機上加入了自研的AI單元,在手機拍照上依靠單鏡頭獲得不俗表現后,用AI對手機拍照進行革新,改善拍照質量似乎已經成為了手機廠商們的共識。
“AI拍照”的魅力在于手機可自動識別各類環(huán)境,并相應地調整相機設置,以此來讓拍攝達到優(yōu)異的效果。簡而言之就是手機相機變得更加聰明了。與此同時,幾乎所有手機廠商都給自家手機貼上AI的標簽,更是打出“媲美單反、超越微單”等廣告語。
而從目前華為P20使用的感光元件尺寸僅為1/1.73英寸,已經是智能手機里COMS尺寸最大的,這較之于佳能全畫幅的36*24mm仍有著相當大的差距。
從目前的市場表現來看,AI拍照的噱頭大于誠意。這與5年前手機廠商宣稱具有媲美微單的拍攝效果如出一轍?!癆I拍照”從概念到落地時間仍不足一年,技術尚未走向成熟。AI拍照目前所面臨的人臉識別、動態(tài)捕捉、光影分析等模塊的技術挑戰(zhàn),依然無法得到很好的解決。
2.“AI拍照“這件衣服,并不好穿
從目前的市場上看,AI拍照主要分為“三個派別”:
第一類是“芯片派”,即在手機中專門安裝了一個處理AI任務的芯片,AI本質本就是大量的計算,所以配置專門的、算力強大的硬件芯片也就是應有之義。
第二類是“攝像頭派”。這一派的代表者,諸如谷歌的pixel 2,其應用算法和AI圖像處理單元的方式完成了動態(tài)模式攝影等攝影能力的補償。此外,許多AI手機廠商更是打出了AI雙攝、人像光等多種噱頭。
第三類是“算法派”。比如小米、OV等國內大多數機型都屬于這一類。其主旨為:在有限提升算力的前提下,把AI運算應用于拍照等等用戶最容易感知到的地方。
這三類AI手機目前均有市場產品,從產品的市場表現和使用體驗來看,其并沒有營銷宣傳中的如此厲害,而涉及國產手機宣傳所謂的AI拍照時,都絕口不提夜拍、動作捕捉等復雜任務。因為這類深度學習的負載很大,用傳統(tǒng)移動芯片+云計算來跑這類AI拍攝任務,其效果和效率并不令人滿意。
這類手機將AI與智能拍照等同起來,顯然是相當局限的,但基于其技術和智能硬件的局限性,其將自家手機所穿著的這件“AI衣服”,并沒有想象中的合身。
3.營銷先行,AI斷后
AI作為今后智能手機的發(fā)力點,是毋庸置疑的。機器代替人簡單思考、測量感知并提供建議。以目前的技術成熟度來說,AI落地手機領域,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手機自身的覆蓋率和使用頻率最高,可操作可觸摸,AI的落地性極高。
而正如前文所述,手機廠商在將屏幕、攝像頭、機身顏色玩了個遍之后,開始落地人工智能的手機應用。
手機史上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人工智能手機榮耀Magic就顛覆了市場長期以來對手機的認知,而隨著970芯片的問世,可以說是徹底砸開了AI手機的增長通路。
人工智能手機成為行業(yè)新趨勢,消費者對手機升級的需求也出現新一輪猛增,中國手機市場又開始新一輪野蠻生長。
大面積手機廠商押注AI拍照,其實也并無道理。一方面,拍照經歷過像素競爭、攝像頭數量競爭等一系列競爭后,AI加注后的拍照成為了當下產出更“可見化”的領域,即拍照效果的優(yōu)化是可見可得的,并且能夠以此增強用戶粘性。另一方面,照片作為互聯(lián)網社交時代的“第一印象”,用戶對于一個好的照片形象是“剛需”,AI拍照無疑是能夠迎合受眾的重要砝碼。
但是,由于AI手機市場的系統(tǒng)龐雜,發(fā)展方向多元,不免出現了一些偽AI現象,其在營銷引導上制造“AI泡沫”,提前透支著資本市場和消費者對AI的預期。
這一切背后,缺乏的就是一個市場產業(yè)的“定調者”,以身作則的為市場推出標準與規(guī)則,作為整個行業(yè)的話筒傳達出手機產業(yè)在AI領域的最強音,目前看來,蘋果、榮耀、華為這樣的技術擔當率先找到了這個發(fā)力點。
去魅存真,AI手機創(chuàng)新要分“幾步走”
顯然,在AI手機市場如此熱鬧的情況下,如何練就AI手機辨別的火眼金睛,這需要消費者在市場產品中多次比較和探索中獲得。而之于手機廠商而言,分析師柯鳴認為:若要滌蕩AI手機市場,真正去魅存真,AI手機創(chuàng)新應該分“兩步走”。
1. 與其讓AI在拍照上“邀功”,不如讓其在系統(tǒng)優(yōu)化上出力
總的來說,人工智能手機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計算能力和算法。如果說計算能力是芯片級的比拼,那么人工智能算法的比拼則是終端消費者最容易感知到的AI黑科技。
圍繞著用戶體驗的新一輪廝殺,正在不斷較量之中。目前多數號稱具備人工智能功能的手機,其實主要是在應用層,而且多是外接第三方的應用。以很多手機吹噓的“AI美顏”為例,實際上沒有幾家做了硬件底層的AI芯片,最后的效果其實和普通的美顏算法并沒有本質的區(qū)別。很多手機上的“AI助理”,本質上也只是接入第三方技術的語音助手而已。
真正的AI手機,技術之于手機本身,其最終的目的是要使用戶使用便捷化、高效化,讓人們能夠真正的因AI而受益,因此用戶體驗才是當下AI手機所有問題的交合點。
很多消費者談到人工智能,往往會想到語音助手這類功能,而談到用戶體驗,就會想到手機運行流暢,其實這是對AI人工智能的片面解讀。在AI手機研發(fā)過程中,用戶體驗的保障一方面需要有著強悍的處理器運行,另一方面也需要手機廠商對系統(tǒng)進行適配,并同時在細節(jié)上不斷優(yōu)化,才能真正讓AI落地生花。
2. 缺的不是AI技術,而是讓AI大展拳腳的落地點
從當下大熱的AI拍照手機來看,許多人認為AI拍照只是一個營銷噱頭,為何消費者會對此類產品存疑?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于廠商尚未帶來顛覆性認知的落地場景。
其實,AI手機落地的場景應該是無處不在。AI 的基礎特性之一是深度學習。很多時候,這種學習能力并不直接表現出來。但它卻實實在在地存在著。這在具備 AI 功能的拍照中實際是略有體現的。
這使得我們可以將手機作為生活的切入口,實現AI+VR等多種技術的融合,比如你可以通過AR擁有一個虛擬女友或者私人管家,她可以坐在你家沙發(fā)上陪你聊天,也可以坐在床邊哄你入眠,你只需要通過手機取景或者帶上輕巧的AR眼鏡就可以看到她。而且通過語音交互和深度學習,她將被打造成一個具有真正思維和理解能力的AR虛擬人物。
實際上,許多大的手機廠商也在向多場景化的AI應用努力。早在2014年,蘋果公司把Siri語音識別遷移到以”神經網絡”為基礎的新系統(tǒng)之中,這使得Siri開始能夠自行深度學習,iPhone 內部開始真正變得具備人工智能,而這套神經引擎也被稱為“Apple Brain”。
總之,每當手機行業(yè)中出現新技術時,總會引來大批廠商的跟風模仿。如今市面上泛濫的AI手機便是如此。不過,市場會是最好的試金石。當消費者發(fā)現產品的實際體驗與商家宣傳不符時,所謂的AI手機也將不攻自破。
隨著技術革新與時代發(fā)展,AI落地手機是大勢所趨,但是,在技術全面成熟與落地之前,保障好用戶體驗,真正將技術方便用戶,而非簡單的噱頭營銷,這才是目前的“大勢”。
深挖人工智能這口井,評出咸淡,講出黑白,道出深淺。重點關注領域:AI+醫(yī)療、機器人、智能駕駛、AI+硬件、物聯(lián)網、AI+金融、AI+安全、AR/VR、開發(fā)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人機交互等。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051瀏覽量
425579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516瀏覽量
180623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2文章
47529瀏覽量
239272
原文標題:大打AI牌,AI手機的“通貨膨脹”
文章出處:【微信號:ic-china,微信公眾號:ICExpo】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