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相機與手機愈來愈普及,用在穩(wěn)定影像的「防手震」技術(shù)也愈加為人所熟知,不過,幾軸防手震代表著什么意思呢?為什么主流的光學防手震技術(shù)是「五軸」防震呢?有沒有可能達到「六軸光學防手震」呢?請看本文解答。
先說結(jié)論:
「六軸光學防手震」現(xiàn)階段幾乎不可能做到。
那么,為什么有些手機或相機廠商依舊會主打他們的六軸防手震規(guī)格呢?要先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得先從五軸防震說起。
五軸防手震
「五軸光學防手震」應(yīng)該是目前手機與相機光學防震規(guī)格中,較普及且較成熟的一種技術(shù)了,它是藉由感光元件的位移,來達到影像穩(wěn)定的效果,而「五軸」防震,則意味著感光元件具備五個向量的位移穩(wěn)定技術(shù)。
五軸是哪五軸呢?答案是:「X、Y、Pitch、Yaw、Roll」
如果要用中文來解釋,應(yīng)該可以這么說:左右水平移動(X)、上下水平移動(Y)、左右搖(Yaw)、上下?lián)u(Pitch)、滾轉(zhuǎn)(Roll)。
我們看圖會更好理解:
為什么沒有六軸光學防震
截至目前為止,在「光學防手震」的領(lǐng)域上,五軸已經(jīng)是目前技術(shù)上所能達到的極限了,那么為什么沒有六軸光學防震呢?又因為什么原因而沒有普及呢?
答案是技術(shù)上不可能做到。
我們不妨從另一個角度來想這個問題,在原有的五軸之上要再加上一軸,會是哪一軸呢?如果要做到六軸,第六軸是什么?
.
想到了嗎?
沒關(guān)系,再給一個提示:
「在三度空間的物體,一共擁有幾個自由度(Degrees of freedom)?」
答案是六個,即X、Y、Z、θx、θy、θz。
▲在三度空間的物體,一共具有六個自由度。
還記得我們之前所說的,「左+右」是一個自由度,相當于X軸,「上+下」是另一個自由度,相當于Y軸,「前+后」也是一個自由度,相當于Z軸,以上是三個軸向的自由度。
剩下的三個自由度是旋轉(zhuǎn)的自由度,分別是以上X、Y、Z三個軸向的角速度,也就是五軸防震中的「Pitch、Yaw以及Roll」。「Pitch」是X軸的角速度,「Yaw」是Y軸的角速度,而「Roll」則是Z軸的角速度。
換言之,在三度空間運動的物體共有六個自由度,分別是三個軸上的加速度以及角速度。
多出的第六軸...
那么,我們再回來看五軸和六軸有什么差異:五軸是:「X、Y、Pitch、Yaw、Roll」,六軸則是「X、Y、Z、Pitch、Yaw、Roll」,而從前面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知道Z 軸代表的是「前后」。
所以,為什么不可能做到第六軸光學防震?
因為Z軸是你拍攝物體的指向。那就是...
攝物距離
想像你的相機(或是手機)是一個點,被攝物體也是一個點,連接這兩點的向量就是Z軸,因此Z軸的偏差,代表著「攝物距離的改變」。
以目前光學成像的技術(shù)來說,無論是相機或是手機,拍照前總需要「對焦」,因為拍攝前必須先得知拍攝物體的距離才能夠成像,即便是使用超短焦距鏡頭達到所謂泛焦拍攝(不需要對焦),仍然需要先定義攝物距才能夠成像。
因此Z軸防震的意義,代表的意義是「在按下快門曝光的同時,拉近或遠離被攝物體,感光元件及鏡頭的補償,有辦法做到讓成像依然清楚」。聽起來有點繞口,但如果我們反向思考,問題可以換成:「如果Z軸真的可以防震,那么相機還需要對焦嗎?」
這就是為什么不可能真正做到六軸光學防震的原因,因為第六軸的意義是相機(或手機)距離拍攝目標的遠近,我們要怎么用可動的機械式元件來補償這個向量呢?除非你有一個可以隨時追著物體跑、無論人手怎么動,都可以完美維持拍攝距離的相機?;蛟S技術(shù)上是可以做到的,但很顯然的,這很可能會使得相機模組體積、成本大增,也不適用于消費型產(chǎn)品上。
▲一個普通的三軸加速度+三軸陀螺儀感測器。
廠商宣稱的第六軸其實是...
既然六軸光學防手震實務(wù)上幾乎不可能做到,那么我們就想知道,那些號稱擁有六軸防震的文宣,究竟指的是什么?
其實,它的意義通常指的是「具備六軸感測器」,一般來說,用在手機和運動攝影機上的六軸感應(yīng)器大致會是「3-axis accelerometer + 3-axis gyroscope combos」,即三軸加速度與三軸陀螺儀感測器。
但問題是幾軸感應(yīng)并不是重點,重點是:能否做出相對應(yīng)的補償?就算感測到了第六軸,感光元件、鏡片組、甚或演算法是否能夠?qū)?yīng)補正?在前面的篇幅中,我們已經(jīng)證實了要補償Z軸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情,這并不會因為器材本身具備幾軸感應(yīng)器就能改善。
要幾軸,有幾軸?
如果用「具備幾軸感應(yīng)器」的邏輯來幫器材標示「幾軸防震」,這其實是很不合理的,如果要這樣搞,我們最多甚至可以標示到「九軸防震」,例如目前的九軸感測器就有這兩種:
3-axis gyroscope+3-axis accelerometer+3-axis compass
3-axis gyroscope+3-axis accelerometer+3-axis magnetometer
但問題是,這樣有意義嗎?別忘了在三度空間的物體也僅只有六個自由度,多幾軸「感測器」并無法讓防手震的效果更加優(yōu)秀,重點還是在于補正機構(gòu)的設(shè)計以及演算法的優(yōu)劣,更何況在三度空間中,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做到超過六個軸的手震補正的。
因此,聰明如你,下次看到「六軸光學防手震」這類文宣時,應(yīng)該就心里有底了吧?
或許我們也可以這么想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電子防手震」可能也是一個新出路,有一種可能性是利用詳盡的演算法來補足物理上難以補正的Z 軸,例如藉由多張疊圖的方式,來減少拍攝時前后晃動所造成的影像模糊。
狹義來說,用純演算法所達成的補正效果,僅能算是「電子防震」,而非物理上的「光學防震」,但這是否也能算得上是多出一軸的防震效果呢?
現(xiàn)實面來說,即使是具權(quán)威性、制定相機標準的CIPA(日本相機暨影像產(chǎn)品協(xié)會)對于光學防手震、補正級數(shù)的定義也是洋洋灑灑、莫衷一是,我們又該如何定義電子防震是幾軸才合理呢?
沒有硬性規(guī)定,就看你怎么想了。
-
相機
+關(guān)注
關(guān)注
4文章
1351瀏覽量
53618 -
元件
+關(guān)注
關(guān)注
4文章
917瀏覽量
36701 -
光學
+關(guān)注
關(guān)注
3文章
751瀏覽量
36265
原文標題:為什么「六軸光學防手震」自始至終是個騙局?揭秘這些不可能達到的防手震功能
文章出處:【微信號:lianggezhizi,微信公眾號:兩個質(zhì)子】歡迎添加關(guān)注!文章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guān)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