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低頻無線電波和高頻光波都是電磁波譜中的不同部分,它們在頻率范圍、波長、傳播特性、應用領域等方面存在一些區(qū)別。
微波(Microwave) 是電磁波譜中介于超短波(米波)與紅外線之間的波段. 它屬于無線電波中波長最短(即頻率最高)的波段。其頻率范圍從300 MHz (波長1m) 至3000GHz (波長0.1mm) 。通常又將微波波段劃分為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和亞毫米波四個分波段,在通信和雷達工程上還使用拉丁字母來表示微波更細的分波段。圖1給出了微波在電磁波譜中的位置,表1給出了常用微波波段的劃分。
1. 對于低于微波頻率的無線電波,其波長遠大于電系統(tǒng)的實際尺寸??捎眉倕?shù)電路的理論進行分析,即為電路分析法;
2. 頻率高于微波波段的光波、X 射線、Y 射線等,其波長遠小千電系統(tǒng)的實際尺寸,甚至與分子、原子的尺寸相比擬。因此可用光學理論進行分析,即為光學分析法;
3. 微波則由于其波長與電系統(tǒng)的實際尺寸相當,不能用普通電子學中電路的方法研究或用光的方法直接去研究,而必須用力的觀點去研究,即由麥克斯韋爾方程組出發(fā),結合邊界條件來研究系統(tǒng)內部的結構,這便是場分析法。
正因為微波波長的特殊性,所以它具有以下特點
1) 似光性
微波具有類似光一樣的特性,主要表現(xiàn)在反射性、直線傳播性及集束性等幾個方面.即:由于微波的波長與地球上的一般物體(如飛機、輪船、氣車等)的尺寸相比要小得多?;蛟谕涣考墸虼水斘⒉ㄕ丈涞竭@些物體上時會產(chǎn)生強烈的反射,基于此特性人們發(fā)明了雷達系統(tǒng);微波如同光一樣在空間直線傳播,如同光可聚焦成光束一樣,微波也可通過天線裝置形成定向輻射,從而可以定向傳輸或接收由空間傳來的微弱信號以實現(xiàn)微波通信或探測。
2) 穿透性
微波照射到介質時具有穿透性,主要表現(xiàn)在云、霧、雪等對微波傳播的影響較小。這為全天候微波通信和遙感打下了基礎,同時微波能穿透生物體的特點也為微波生物醫(yī)學打下了基礎;另一方面,微波具有穿越電離層的透射特性,實驗證明:微波波段的幾個分波段,如1~10GHz 、20~30GHz 及91GHz 附近受電離層的影響較小,可以較為容易地由地面向外層空間傳播,從而成為人類探索外層空間的“無線電窗口”,它為空間通信、衛(wèi)星通信、衛(wèi)星遙感和射電天文學的研究提供了難得的無線電通道。
3) 寬頻帶特性
我們知道,任何通信系統(tǒng)為了傳遞一定的信息必須占有一定的頻帶,為傳輸某信息所需的頻帶寬度叫做帶寬。例如,電話信道的帶寬為4kHz, 廣播的帶寬為16kHz, 而一路電視頻道的帶寬為8MHz 。顯然,要傳輸?shù)男畔⒃蕉啵玫念l帶就越寬。一般一個傳輸信道的相對帶寬(即頻帶寬度與中心頻率之比)不能超過百分之幾,所以為了使多路電視、電話能同時在一條線路上傳送,就必須使信道中心頻率比所要傳遞的信息總帶寬高幾十至幾百倍。而微波具有較寬的頻帶特性,其攜帶信息的能力遠遠超過中短波及超短波,因此現(xiàn)代多路無線通信幾乎都工作在微波波段。隨著數(shù)字技術的發(fā)展,單位頻帶所能攜帶的信息更多,這為微波通信提供了更廣闊的前景。
4) 熱效應特性
當微波電磁能量傳送到有耗物體的內部時,就會使物體的分子互相碰撞、摩擦,從而使物體發(fā)熱,這就是微波的熱效應特性。利用微波的熱效應特性可以進行微波加熱,由于微波加熱具有內外同熱、效率高、加熱速度快等特點,因而被日益廣泛應用于糧食、茶葉、卷煙、木材、紙張、皮革、食品等各種行業(yè)中。另外.微波對生物體的熱效應也是微波生物醫(yī)學的基礎。
5) 散射特性
當電磁波入射到某物體上時,會在除入射波方向外的其它方向上產(chǎn)生散射。散射是入射波和該物體相互作用的結果。所以散射波攜帶了大量關于散射體的信息。打個比方:早晨,當太陽還沒有升起來的時候,我們雖然無法直接看到太陽,但當我們看到天空被染成魚肚白或云被染成紅色時,我們就知道太陽在地平線下不遠的地方了,這個信息就是通過大氣或云對陽光的散射作用而傳遞給我們的。由于微波具有頻域信息、相位信息、極化信息、時域信息等多種信息,人們通過對不同物體的散射特性的檢測,從中提取目標特征信息,從而進行目標識別,這是微波遙感、雷達成像等的基礎。另一方面,還可利用大氣對流層的散射實現(xiàn)遠距離微波散射通信。
6) 抗低頻干擾特性
地球周圍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噪聲和干擾,主要歸納為:由宇宙和大氣在傳輸信道上產(chǎn)生的自然噪聲,由各種電氣設備工作產(chǎn)生的人為噪聲。由于這些噪聲一般在中低頻區(qū)域,與微波波段的頻率成分差別較大,它們在微波濾波器的阻隔下,基本不能影響微波通信的正常進行。這就是微波的抗低頻干擾特性。
微波除了具有以上一些特性外,還有以下幾個特點:
1) 視距傳播特性
各波段電磁波的傳播特性是不一樣的,長波可沿地表傳播,短波可利用電離層反射實現(xiàn)天波傳播。而超短波和微波只能在視距內沿直線傳播,這就是微波的視距傳播特性。但由于地球表面的彎曲和障礙物(高山、建筑物等)的阻攔,微波不能直接傳播到很遠的地方去( 一般不超過50 km), 因此在地面上利用微波進行遠距離通信時,必須建立中繼站,并使站與站之間的距離不超過視距.微波信號就像接力棒一樣一站一站地傳遞下去。這樣顯然增加了通信的復雜程度。
2) 分布參數(shù)的不確定性
在低頻情況下,電系統(tǒng)的元器件尺寸遠遠小于電波的波長,因此穩(wěn)定狀態(tài)的電壓和電源的效應可以被認為是在整個系統(tǒng)各處同時建立起來的,系統(tǒng)各種不同的元件可用既不隨時間、也不隨空間變化的參量來表征,這就是集總參數(shù)元件。而微波的頻率很高,電磁振蕩周期極短,與微波電路中從一點到另一點的電效應的傳播時間相比是可比擬的,因此就必須用隨時間、空間變化的參量,即分布參量來表征。由于分布參量明顯的不確定性,增加了微波理論與技術的難度,從而增加了微波設備的成本。另外,隨著電子設備主頻越來越高。高速電路間的分布效應越來越明顯,因此高速電路設計也越來越依賴于微波理論。
3) 電磁兼容與電磁環(huán)境污染
隨著無線電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無線設備在相同的區(qū)域同時工作,勢必會引起相互干擾。尤其是在飛行器、艦船上不同通信設備之間的距離極小就會產(chǎn)生相互干擾,另外在十分擁擠的公共場所,眾多的移動用戶之間的相互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這就必須考慮電磁兼容的問題;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無線信號充斥于人們的生活空間,必然對人體產(chǎn)生影響。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電磁環(huán)境污染已成為新的污染源。這方面已引起各國政府和科技界的廣泛重視。
-
微波
+關注
關注
16文章
1073瀏覽量
84686 -
高頻
+關注
關注
11文章
483瀏覽量
53645 -
無線電波
+關注
關注
2文章
261瀏覽量
26059 -
低頻
+關注
關注
0文章
91瀏覽量
22510
原文標題:微波與低頻無線電波/高頻光波的區(qū)別
文章出處:【微信號:bdtdsj,微信公眾號:中科院半導體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無線電波傳播
無線電波的類型
無線電波傳輸?shù)奶攸c
無線電波傳輸?shù)奶攸c
無線電波的類型
無線電波傳輸?shù)奶攸c
詳解無線電波
業(yè)余無線電波段的傳播規(guī)律
無線電波的波長與頻率介紹
無線電波是怎么產(chǎn)生的
無線電波頻譜是如何工作的?
無線電波傳播的方式和特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