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科大微電子學院
近日,中國科大微電子學院石媛媛教授課題組設計并實現(xiàn)了一種直接在硅片上制造大規(guī)模單層(Monolayer, ML)單晶 MoS?高性能晶體管陣列的集成方法,相關研究成功入選2024 Symposium on VLSI Technology and Circuits(以下簡稱VLSI Symposium)。
VLSI Symposium是集成電路領域最具盛名的三大國際頂級會議(IEDM, ISSCC和VLSI)之一,今年VLSI Symposium于6月16日至20日在美國夏威夷舉行,會議匯集了世界各地行業(yè)和學術界的工程師和科學家,討論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制造和設計中的挑戰(zhàn)和難題。
隨著先進工藝節(jié)點的持續(xù)推進,二維半導體晶體管的研發(fā)有助于延續(xù)摩爾定律,持續(xù)推進晶體管特征尺寸的微縮,不斷提升芯片算力。在基于二維半導體溝道的晶體管中,溝道的質量至關重要,常規(guī)直接生長方法沉積的多晶溝道存在大量晶界,導致器件較低的載流子遷移率。而通過單晶襯底外延生長的二維半導體成本較大,制備器件所必需的轉移過程也會帶來污染與缺陷等。此研究受單晶襯底外延生長的啟發(fā),在硅片上設計了非晶Al?O?三角形類臺階圖案,同時利用二維半導體在非晶Al?O?和SiO?上吸附能的差異性(圖1a),促進單晶ML-MoS?陣列的選擇性區(qū)域生長(Selective area growth, SAG)(圖1b)。同時在SAG單晶ML-MoS2上直接(無需轉移過程)進行了大規(guī)模雙柵晶體管的制備(圖1c-d)。
圖1. SAG MoS? 晶體管概念與集成。(a) DFT計算二維半導體MoS?在不同非晶襯底上的吸附能;(b) 圖案化工藝輔助的SAG單晶ML-MoS?;基于SAG ML-MoS? 溝道的雙柵晶體管 (c) 三維示意圖和 (d) 陣列顯微鏡圖
圖2. SAG MoS? 晶體管性能。(a) 基于SAG ML-MoS?溝道的背柵晶體管與直接生長制備的MoS?背柵晶體管轉移特性曲線對比;(b) 本工作中SAG ML-MoS?晶體管性能與相關文獻對比的基準圖
基于SAG ML-MoS?溝道的背柵晶體管開態(tài)電流較直接生長的MoS?溝道晶體管提升10?倍,亞閾值擺幅減小2倍(圖2)。晶體管陣列中器件最大載流子遷移率可達62.8 cm2/Vs,電流開關比>10?。此晶體管性能隨著點缺陷、柵介質等的調控可以進一步提升。該研究成果以“Single-crystalline monolayer MoS? arrays based high-performance transistors via selective-area CVD growth directly on silicon wafers”為題在大會作報告。
中國科大微電子學院碩士研究生朱貴旭為該論文第一作者,石媛媛教授為通訊作者,該項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同時也得到了中國科大何力新教授、曾華凌教授和安徽大學宋東升教授課題組的合作與支持。
審核編輯 黃宇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589瀏覽量
220650 -
晶體管
+關注
關注
77文章
9723瀏覽量
138609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