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統(tǒng)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fā)帖/加入社區(qū)
會員中心
創(chuàng)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nèi)不再提示

人形機器人未來面臨的挑戰(zhàn)與爭議

微云疏影 ? 來源:綜合整理 ? 作者:綜合整理 ? 2024-04-28 14:59 ? 次閱讀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維碼

掃碼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師交流群

目前,部分人形機器人已能夠?qū)崿F(xiàn)語音及肢體語言交流,更有甚者,有些機器人甚至能理解人類的言外之意以及感情色彩。那么,研發(fā)這些人形機器人僅僅是為了創(chuàng)造一種能與我們交談的機器伙伴嗎?他們真正的用途又是什么呢?

針對這個疑問,丹麥奧胡斯大學神經(jīng)認知專業(yè)碩士、曾任職于科普媒體主編的自由撰稿人飄飄將為我們逐一揭曉答案。

近日,波士頓動力公司宣布旗下的液壓型人形機器人Atlas退役,隨即又推出了電動版的Atlas。新款Atlas的頭部造型獨特,雙腿向后折疊后再站起的姿態(tài)令埃隆·馬斯克等人瞠目結舌。據(jù)波士頓動力介紹,新版Atlas更加強健、靈活、敏捷,雖與人類外形相似,但其活動范圍遠超人類。

然而,在人形機器人的爭議中,最關鍵的問題便是,將機器做成人體形態(tài)是否會帶來諸多不便,甚至影響其工作效率。若機器的主要功能是服務人類,那為何我們?nèi)孕柩邪l(fā)高度擬人化的人形機器人呢?

支持研發(fā)人形機器人的學者們認為,對人類而言,人形機器人的最大價值在于,它有助于我們深入了解自身,包括身體和大腦。

首先,人類本身即是自然界的奇觀。許多研究人員深感,人類往往無法意識到自身所擁有的“超能力”。例如,人類能夠用雙足支撐身體,直立行走。在需要機器人進行奔跑或探險時,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將其設計成四肢結構,以確保其在任何環(huán)境下均能穩(wěn)固站立。

然而,當科學家嘗試研發(fā)雙腿行走的機器人時,訓練機器人掌握平衡便成為了一項極其耗時且繁重的任務,甚至比教導人類嬰兒走路更為艱難。此時,我們方才認識到,雙腿行走乃是一項極為復雜精細的技能,需要大腦、肌肉、骨骼、神經(jīng)、感官等各方面的協(xié)同運作,持續(xù)調(diào)整和校正我們的肢體與地面間的相互作用力,以便在各種姿勢下維持平衡,并完成復雜的動作。

其次,人類需要一位實力相當?shù)幕锇椤8鶕?jù)人們的設想,機器人還可作為我們的管家、同事、助手,協(xié)助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例如,我們可能會與機器人共同出入,因此機器人應有人類的平均身高以免碰撞門框;我們期望機器人能感知潛在風險,故其應具備與人類相當乃至超越人類的感知能力。

面對一個我們抬腳即可跨過的水洼,人形機器人能輕易與我們同步跨越,而諸如掃地機器人這類機器人則難以勝任。因此,在特定情境下,一個外觀與我們相似的機器人對人類至關重要。

此外,科學家還期待人形機器人的外貌盡可能接近人類。因為一個理想的機器人伙伴應具備一定的社交能力,能夠在人際交往中理解和表達情感。

許多非人形機器人現(xiàn)已擁有類似功能——盡管依然僅具電子面孔,但已具有豐富的表情及語調(diào)。這類機器人可在照護自閉癥患者及獨居長者等場合大展身手,顯著提升他們的幸福感。

然而,人類社交互動中,除表情與言語外,肢體語言亦至關重要。若希望機器人能展現(xiàn)易于理解的肢體語言,其肢體結構需與人相近。

人形機器人研發(fā)面臨挑戰(zhàn)

盡管高度擬人的人形機器人初步成型,其發(fā)展前景如何?未來科研過程中,科學家們將面臨哪些難題與挑戰(zhàn)?

首要問題在于技術層面。以現(xiàn)階段最先進的人形機器人 Ameca、Figure01、Atlas 為例,在模擬人類信息收集與處理方面尚存差距:人體感官極為復雜,欲使機器人具備人類感知力,須將視覺、嗅覺、味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覺納入其傳感器系統(tǒng);AI 在學習與決策方面亦有待改進。

其次,如此復雜的機器人需大量電力驅(qū)動,外接電源或電池均存在局限性。故人形機器人亟需更輕巧且耐用的電池。此外,為使機器人更貼近人類,還需研發(fā)新型材料如人工皮膚、人造骨骼、仿生肌肉等。未來,此任務恐需眾多領域?qū)<彝献鳌?/p>

最后,人形機器人引發(fā)諸多爭議。若某日人形機器人與人類幾無二致,以致難以辨識對方究竟是人類抑或是機器人,那此類機器人是否會對人類造成危害?再者,現(xiàn)有人類生活、工作及學習模式是否會因此改變?例如,我們或許無需人類伴侶,轉而與機器人共度時光。

科學家對此眾說紛紜,但毋庸置疑,人類探索自身與世界的步伐永不停歇,這恰為人形機器人所缺乏,無論其與人類多么相似。

聲明:本文內(nèi)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wǎng)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fā)燒友網(wǎng)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nèi)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guī)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64

    文章

    52789

    瀏覽量

    765329
  • Atlas
    +關注

    關注

    0

    文章

    27

    瀏覽量

    14328
  • 人形機器人
    +關注

    關注

    7

    文章

    710

    瀏覽量

    17554
收藏 0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維碼

掃碼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師交流群

    評論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人形之外,AI機器人的多元未來

    電子發(fā)燒友網(wǎng)報道(文/黃山明)這兩天,英偉達CEO黃仁勛來到了中國大陸,參加英偉達中國區(qū)公司的年會。當然,黃仁勛也不忘繼續(xù)推廣人形機器人,并表示繼續(xù)看好機器人未來的發(fā)展前景。并認為隨著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1-21 00:08 ?3404次閱讀
    <b class='flag-5'>人形</b>之外,AI<b class='flag-5'>機器人</b>的多元<b class='flag-5'>未來</b>

    人形機器人“造車”,車企扎堆布局!

    電子發(fā)燒友網(wǎng)報道(文/黃晶晶)12月26日,廣汽集團正式發(fā)布自主研發(fā)的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GoMate。在業(yè)界引發(fā)新一輪人形機器人的關注。實際上,已經(jīng)有不少車企進入了
    的頭像 發(fā)表于 12-30 01:31 ?2447次閱讀
    <b class='flag-5'>人形</b><b class='flag-5'>機器人</b>“造車”,車企扎堆布局!

    短訊: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技術新突破

    機器人起身站立的控制技術一直存在很多難題,據(jù)央視報道,近期,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和上海交通大學發(fā)布算法技術,使人形機器人在可泛化地形上快速穩(wěn)定站立,這意味著人形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2-26 15:01 ?684次閱讀

    探討 GaN FET 在人形機器人中的應用優(yōu)勢

    德州儀器的 Eason Tian 和 Kyle Wolf 撰寫,主要探討了 GaN FET(氮化鎵場效應晶體管)在人形機器人中的應用優(yōu)勢,旨在說明其如何解決人形機器人伺服系統(tǒng)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2-14 14:33 ?762次閱讀
    探討 GaN FET 在<b class='flag-5'>人形</b><b class='flag-5'>機器人</b>中的應用優(yōu)勢

    人形機器人涉及的化工材料

    人形機器人產(chǎn)業(yè)前景廣闊 人形機器人指模仿人類外觀和行為,具備較高智能化水平的機器人。與傳統(tǒng)工業(yè)機器人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2-12 09:39 ?659次閱讀
    <b class='flag-5'>人形</b><b class='flag-5'>機器人</b>涉及的化工材料

    伺服電動缸在人形機器人中的應用

    將伺服電機自身優(yōu)勢轉變成精確速度控制、精確位置控制和精確推力控制,從而實現(xiàn)高精度直線運動。這種特性使其成為人形機器人的核心運動部件,特別是在關節(jié)驅(qū)動方面。二、替代傳統(tǒng)驅(qū)動方式在人形機器人
    發(fā)表于 02-06 09:04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tǒng)」閱讀體驗】1.初步理解具身智能

    影響與發(fā)展,提供了全球及國內(nèi)行業(yè)趨勢的見解。書中詳細討論了這一新興領域面臨的諸多挑戰(zhàn),從應用的不確定性、昂貴的成本到倫理問題,為讀者呈現(xiàn)了當前形勢的現(xiàn)實視角。 接下來,書中深入探討了具身智能機器人的歷史
    發(fā)表于 12-28 21:12

    全球巨頭加速布局人形機器人賽道

    ,進一步推動了人形機器人技術的發(fā)展。 在全球范圍內(nèi),人形機器人已經(jīng)成為科技巨頭們競相追逐的熱門賽道。這些企業(yè)紛紛加大在人形
    的頭像 發(fā)表于 12-05 14:41 ?728次閱讀

    王耀南院士:AI大模型賦能人形機器人未來趨勢

    研究現(xiàn)狀,關鍵技術賦能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以及未來的發(fā)展趨勢與展望四個方面進行匯報。 王院士認為人工智能大模型推動人形機器人在感知、認
    的頭像 發(fā)表于 11-08 11:03 ?1542次閱讀
    王耀南院士:AI大模型賦能<b class='flag-5'>人形</b><b class='flag-5'>機器人</b>及<b class='flag-5'>未來</b>趨勢

    人形機器人場景應用聯(lián)盟正式成立

    日前,在“2024首屆人形機器人場景應用峰會”上,人形機器人場景應用聯(lián)盟正式宣告成立。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8-19 11:17 ?1213次閱讀

    大模型助陣,人形機器人打工潮來了?

    理論到實踐中,如何真正體現(xiàn)數(shù)字孿生的技術威力并獲得業(yè)務價值,其中的經(jīng)驗或成為推進其進一步廣泛應用的關鍵。人形機器人酷炫的外表讓未來世界滿懷憧憬。今天,如果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8-13 09:35 ?1172次閱讀
    大模型助陣,<b class='flag-5'>人形</b><b class='flag-5'>機器人</b>打工潮來了?

    人形機器人感知變化的未來

    電子皮膚作為一種新型的仿生柔性觸覺傳感系統(tǒng),在人形機器人的感知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盡管國內(nèi)部分廠商已經(jīng)開始布局柔性觸覺傳感器的生產(chǎn),但多數(shù)仍處于早期階段,多功能柔性觸覺傳感技術仍是國內(nèi)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8-05 00:00 ?1409次閱讀
    <b class='flag-5'>人形</b><b class='flag-5'>機器人</b>感知變化的<b class='flag-5'>未來</b>

    人形機器人的理想與現(xiàn)實

    究竟哪一種才代表人形機器人產(chǎn)業(yè)的真相呢?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7-10 22:59 ?4196次閱讀
    <b class='flag-5'>人形</b><b class='flag-5'>機器人</b>的理想與現(xiàn)實

    從市場角度簡要解讀“人形機器人

    從市場角度簡要解讀“人形機器人” 關于機器人,“人形機器人”應該是大家現(xiàn)階段談論較多的話題。正如一些新的客戶或朋友知道我們在做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6-29 16:30 ?1192次閱讀

    從市場角度簡要解讀“人形機器人

    從市場角度簡要解讀“人形機器人”關于機器人,“人形機器人”應該是大家現(xiàn)階段談論較多的話題。正如一些新的客戶或朋友知道我們在做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6-29 08:14 ?753次閱讀
    從市場角度簡要解讀“<b class='flag-5'>人形</b><b class='flag-5'>機器人</b>”

    電子發(fā)燒友

    中國電子工程師最喜歡的網(wǎng)站

    • 2931785位工程師會員交流學習
    • 獲取您個性化的科技前沿技術信息
    • 參加活動獲取豐厚的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