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2023年度《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chuàng)新35人”亞太區(qū)入選者名單正式公布。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于1899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創(chuàng)刊,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也是影響力最大的技術商業(yè)類雜志,世界第一本專業(yè)的科技評論雜志,側重報道新興科技和創(chuàng)新商業(yè),專注于科技的商業(yè)化和資本化,在全球前沿科技領域具有較大影響力。 自1999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每年在全球范圍內從生物醫(yī)藥技術、能源材料、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和通信、智能制造等多個前沿學科和科技領域中遴選出35歲以下對未來科技發(fā)展產生深遠影響的遠見者、先鋒者、發(fā)明家、人文關懷者或者創(chuàng)業(yè)家?!?5歲以下科技創(chuàng)新35人” (35 Innovators Under 35,簡稱TR35)堪稱全球科技領域極具影響力的青年人才評價體系之一。歷史上的TR35獲獎者中不乏各行各業(yè)的世界級權威,諸如谷歌創(chuàng)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發(fā)明者張鋒、生物成像技術先鋒莊小威、特斯拉聯合創(chuàng)始人斯特勞貝爾、Facebook聯合創(chuàng)始人馬克·扎克伯格、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等。 2010年起“35歲以下創(chuàng)新者”增加分區(qū)名單,嘉許來自拉丁美洲、歐洲、中國、印度、亞太區(qū)、中東和北非地區(qū)的年輕創(chuàng)新者。2014年,TR35第一次在亞太地區(qū)進行區(qū)域性評選。 在今年的TR35亞太區(qū)名單中,有多達29位來自中國(含港澳臺地區(qū))的青年科學家入榜,其中,傳感領域前沿研究成這些青年科學家的熱點研究領域,有6位青年科學家從事傳感器領域前沿科學研究,下文,我們來看看這些杰出的青年科學家以及他們的傳感器前沿研究內容。文末,附TR35亞太區(qū)35名入選者全名單&研究簡介。 入選亞太區(qū)TR35,6位從事傳感器領域相關前沿研究的青年科學家夏娟
TR35亞太區(qū)主要入榜成就:她發(fā)現了二維材料中的層間耦合作用機制,并通過壓力實現了對層間耦合的調控,為進一步構建新型超高壓傳感器帶來了新的機遇。 據介紹,目前傳統壓強傳感器能夠抵達的壓強測量極限為一千個大氣壓左右,如果要進入到更極端的區(qū)域進行探測,就會因為傳感器的測量極限及精度不夠而無法實現。 當前,壓電薄膜的電容式/電阻式壓力傳感器因材料原因,需要考慮靈敏度/響應度與動態(tài)范圍之間的平衡:薄膜越薄,靈敏度越高,但無法承受高壓;薄膜越厚,承受的壓力越高,但對壓力變化的響應要差得多。 而夏娟從事的二維材料研究,僅有原子級厚度,可以承受超高壓力(超過100萬個大氣壓)而不會損壞,其電子結構的改變還能反映壓力變化,因此夏娟對二維材料層間耦合作用機制的研究,將有望構建新型超高壓傳感器,幫助實現10121帕的超高壓檢測。
此外,據2021年11月新華網公眾號報道顯示,夏娟入選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21年度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資助計劃名單,資助額度為每人60萬元,全國有30人入選這一計劃,而四川僅電子科技大學有1人。 夏娟出生于1994年,2018年博士畢業(yè)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并回國參加工作,如今她已是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凝聚態(tài)物理實驗方面的科研,特別專注利用高壓等實驗手段對二維材料物理特性進行調控和研究,在Nature, Nature Physics, Nano Letters, ACS Nano等高水平期刊上發(fā)表研究成果20余篇,包括電子科技大學首篇Nature Physics論文;她還以項目負責人身份主持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個科研項目。
▲來源:新華網 衣路英
TR35亞太區(qū)主要入榜成就:她實現了具有非傳統波段適應性和自供能光學傳感器的可行性,為下一代光學傳感器、工業(yè)和醫(yī)學成像、國防安全以及生物醫(yī)療領域的發(fā)展提供關鍵的技術和器件支持。 衣路英的研究重點是開發(fā)新型光學成像傳感器和光學智能傳感器,主要通過交叉融合創(chuàng)新的光學工程和發(fā)光材料基礎科學,來解決傳統透鏡光學傳感器難以解決的挑戰(zhàn)。 光的方向測量可用于三維場景重建和高對比度相襯成像。傳統方法基于微透鏡陣列和光子晶體的方向測量只適用于紫外到近紅外波長范圍,并且角度測量范圍有限(<2°)。為解決上述問題,衣路英提出一種將入射光方向編碼為材料發(fā)光顏色的新策略,突破性地將光場成像傳感器的探測波長邊界拓展到 X 射線。
在光學傳感器革新醫(yī)療輔助技術方向,她首次開發(fā)了集成機械發(fā)光材料的自供能分布式光纖傳感器并將其用于多模式機械力監(jiān)測,還創(chuàng)新地開發(fā)了集成長余輝閃爍體的光纖傳感器,用于劑量、pH 和溫度監(jiān)測而無需外部光源。 衣路英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Research fellow。2020年博士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獲北京市優(yōu)秀畢業(yè)生;2020年8月至今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后。近年來,以第一(含共同)作者在Nature、Nat. Photonics、Nat. Electron、Nat. Biomed. Eng.等期刊發(fā)表論文15篇,研究成果被Nature、Nat. Electron.、Science Bulletin等雜志亮點評述,被BBC、新加坡聯合早報和海峽時報等主流媒體報道。 朱博文
TR35亞太區(qū)主要入榜成就:他開發(fā)了基于薄膜晶體管的柔性觸覺傳感器陣列,為構筑人工觸覺感知提供了有效途徑。 柔性觸覺傳感器能夠模擬人類的觸覺感知,在電子皮膚、軟體機器人、可穿戴健康監(jiān)測設備、人機交互等新興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是元宇宙、人形機器人等眾多前沿科技領域的基礎技術。 朱博文致力于開發(fā)在性質和功能上類似皮膚的柔性傳感器。他開發(fā)了可圖案化的、基于垂直排列的金納米線陣列的、高性能本征可拉伸柔性電子材料,解決了長期以來導電材料之間界面結合力弱的問題,為柔性傳感器、可拉伸晶體管等重要電子器件提供了優(yōu)異的電極材料。
他還專注于利用工程解決方案構建有源像素觸覺傳感器陣列。他通過將傳感器像素與薄膜晶體管鏈接,實現了大面積高密度觸覺傳感器陣列的單片集成,通過行列掃描方式實現任意像素的控制和讀取,解決了傳統柔性觸覺傳感器靈敏度低、響應慢、空間分辨率低等問題。 朱博文,2010年畢業(yè)于吉林大學化學學院,獲得理學學士學位。2011-2015年就讀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于2016年初獲得博士學位,并獲得該年度中國國家優(yōu)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2016-2017年在UCLA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進行博士后研究。2017年獲得澳大利亞Australia Research Council Discovery Early Career Researcher Award (DECRA)項目資助,在Monash University化學工程系開展柔性及可拉伸電子方向的研究。于2019年8月作為獨立PI加入西湖大學工學院,為柔性電子實驗室負責人,從事于柔性電子材料和薄膜電子器件的研究。王凱
TR35亞太區(qū)主要入榜成就:他開發(fā)了新型的神經形態(tài)光學傳感平臺,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類視神經網絡如何智能地“糾正”個別視網膜細胞的視力誤差。 王凱現階段專注于光電材料和器件在生物傳感器和生物智能仿生等交叉領域的應用,包括材料學、微電子學、生物學、人工智能等多方面的內容。 王凱的突出研究包括模仿自然視網膜工作機制的“人工視網膜”,通過結合材料、器件、系統三個層面的研究,王凱初步建立了一個全新的、能夠對復雜視網膜系統進行簡單擬態(tài)仿生的框架,并通過機器學習成功地證明了人工感光細胞器件的智能化“糾錯”功能,從而實現了利用無機材料對有機生物的“智能視覺”的功能性復刻,將有助于醫(yī)學界對失明和視覺障礙進行更有效的干預,還可以拓展到其他生物傳感器和仿生學領域。 王凱的研究領域包含Solar energy、Halide perovskite single-crystals、Bio-electronics、Optoelectronics Multiple energy harvester,至今發(fā)表SCI論文約60篇,H-index 38,總引用超過5000次。發(fā)表文章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Joule、Chemical Society Review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等國際著名期刊。 Sooyeon CHO
TR35亞太區(qū)主要入榜成就:他開發(fā)了一種基于無標記熒光納米傳感器和微流體的新型單細胞分析方法,并提出了具有微觀可控性的化學傳感器制造技術的新概念。 成均館大學助理教授Sooyeon Cho的團隊致力于通過采用最先進的傳感器工程和納米技術來解決傳統醫(yī)學分析、診斷和治療中固有的多方面挑戰(zhàn)。作為傳感器工程專家,我們的使命是彌合現有生化傳感器系統與現實世界監(jiān)測之間的巨大差距。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在多樣化和多元數據的基礎上向社會引入創(chuàng)新的分析工具和科學建議。
為了實現這些目標,Cho 和他的團隊使用無標記熒光納米傳感器結構、人工智能以及包括光纖和微流體在內的高級硬件系統,開發(fā)了細胞及其產物的高通量和多元分析工具,為未來療法和精準醫(yī)學提供了一個全面的生物制藥監(jiān)測平臺。 此外,Cho 設計并開發(fā)了一種基于高通量診斷的快速無標記病毒蛋白傳感器系統,無需任何抗體或受體即可診斷流行?。凰蛨F隊制作了多元納米傳感通道庫,并將其與具有低器件間差異的電子傳感裝置集成,應用于包括氫、酸性氣體和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在內的各種目標分析物。 楊樂
TR35亞太區(qū)主要入榜成就:她開發(fā)超高效有機發(fā)光二極管, 及可穿戴的健康電子傳感器,實現無創(chuàng)、實時地連續(xù)測量人體生化濃度。 楊樂在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材料研究與工程研究所(IMRE、A*STAR)從事發(fā)光材料、柔性電子和智能生物醫(yī)學傳感器方面的工作,領導“PROFESS”小組(印刷有機柔性電子和傳感器),并入圍了 2018 年新加坡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女性科學獎學金的決賽。 在新冠肺炎期間,楊樂和團隊從零開始建立了現場健康/健康監(jiān)測傳感系統。她將可穿戴的健康原位傳感器命名為 WISH,這是一種位于皮膚上的小型薄片傳感器,可以無創(chuàng)地實時連續(xù)測量生化濃度。市場上大多數可穿戴傳感器集中于物理和電生理參數,缺乏無創(chuàng)實時連續(xù)的方法來監(jiān)測生化參數。因此,在這個智能監(jiān)控的數字時代中,存在“監(jiān)測空白”。WISH 基于汗液中或皮膚上小分子的傳感,通過汗液或無液體的電化學傳感環(huán)境,能夠隨時隨地進行健康監(jiān)測,可同時測量人體皮膚上多個有機分子指標,并從用戶的手機無線讀取相關數據。 楊樂在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新科研, A*STAR)國家科學獎學金的資助下,獲得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化學理學學士學位(一等榮譽)和劍橋大學博士學位(光電子學、物理學)。在劍橋,在塑料電子學領域的先驅理查德·H·弗蘭德教授(Richard H Friend)的指導下,她和同事開發(fā)了超高效有機發(fā)光二極管(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OLED),并創(chuàng)造了迄今為止溶液處理 OLED 的最高效率,這一成就對下一代可打印顯示技術非常有用。 結語 由《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選的“35歲以下科技創(chuàng)新35人” (TR35),歷史悠久,評選嚴格,堪稱全球科技領域極具影響力的青年人才評價體系之一。 本次共有6位入榜的亞太青年科學家從事傳感器相關領域前沿科學研究,傳感器技術作為現代信息科技基礎,在前沿科學領域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TR35亞太區(qū)榜單中,有29位青年科學家來自中國,可見中國未來科技發(fā)展的潛力巨大,未來的中國諾貝爾獎獲得者會從這里誕生嗎?附錄:2023年TR35亞太區(qū)入選者全名單&簡介
▲數據來源:DeepTech深科技,制表:傳感器專家網-動感傳感
審核編輯 黃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1文章
51106瀏覽量
753656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