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計算傅里葉變換之前對信號去趨勢是一種常見的做法,特別是在處理時間序列時。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從數(shù)學(xué)和視覺上展示信號去趨勢是如何影響傅里葉變換的。
這篇文章的目的是讓介紹理解什么是常數(shù)和線性去趨勢,為什么我們使用它們,以及它們是如何影響信號的傅里葉變換的。
傅里葉變換快速回顧
我們將使用傅里葉變換的如下定義:對于輸入序列x[n],當(dāng)n=0到n時,傅里葉變換的第k個系數(shù)為以下復(fù)數(shù):
常量去趨勢
序列x[n]可以分解如下:將其寫成兩個信號的和:“常數(shù)部分”等于信號的平均值,“平均值周圍的可變性”部分給出實際信號與其平均值之間的差值:
對于所有樣本n,我們有:
首先,求x均值的傅里葉變換
這是一個簡單的序列,所以在k=0處x的均值為0,在其他地方的值也為0。
使用下面代碼繪制所有指數(shù)也可以看到為什么它們的和總是為0(除了k=0)。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N = 10
ns = np.arange(N)
fig, axes = plt.subplots(1, N//2+1, figsize=(18,8), sharex=True, sharey=True)
for k in range(0, N//2+1):
eiks = np.exp(-2*1J*np.pi*ns/N*k)
pretty_ax(axes[k])
plot_sum_vector(eiks, axes[k])
axes[k].set_title(f'k={k}')
axes[k].set_aspect('equal')
fig.suptitle(f'Complex plot of the $e^{{-2ipi kn/N}}$ families')
現(xiàn)在我們把x的傅里葉變換寫成這樣,分為兩部分
分解x的傅里葉變換,結(jié)果是2個傅里葉變換的和:“可變性”部分的傅里葉變換,以及k=0時等于平均值的系數(shù)。
也就是說x的傅里葉變換等于其可變性在均值附近的傅里葉變換的和,再加上除k = 0處之外的序列,這個序列都為0,所以他的均值是x。
這就常數(shù)去趨勢,是在進行傅里葉變換之前去除信號的均值。對于傅里葉系數(shù),就傅里葉系數(shù)而言,它對應(yīng)于將k = 0系數(shù)設(shè)置為0。
k = 0的系數(shù)始終等于信號的平均值,可以使用下面方法證明:
線性去趨勢
方法與前面相同:將輸入信號寫為2個部分的和:“線性”部分,以及圍繞該線性部分的其余變化:
這里的線性部分是從最小二乘擬合計算。利用指數(shù),可以將線性部分寫為:
其中b是信號的平均值。讓我們來看看它的傅里葉變換:
線性部分的傅里葉變換為,給定傅里葉變換的線性性質(zhì):
線性去趨勢包括在進行傅里葉變換之前去除x的線性部分:它從結(jié)果中去除aFT(n)+b項,其中a是常數(shù)因子(對應(yīng)于線性擬合的斜率),F(xiàn)T(n)是線性序列[0,1,…]的傅里葉變換,b是信號的平均值(因此第一個傅里葉系數(shù)將為0,就像常數(shù)去趨勢一樣)。
python代碼
在Python中使用numpy和scipy實現(xiàn)非常簡單。
Scipy在它的signal 包中提供了detrend函數(shù),帶有一個類型參數(shù)來指定我們是想讓信號保持常量趨勢還是線性趨勢。
在下面的例子中,創(chuàng)建了一個長度為20個樣本的信號,其中包含一個前導(dǎo)系數(shù)為2的線性部分,一個噪聲,一個偏移量為4的正弦部分。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cipy.signal import detren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N = 20
# create a sample signal, with linear, offset, noise and sinus parts
ys = np.arange(N) * 2 + 4 + np.random.randn(N) + 4*np.sin(2*np.pi*np.arange(N)/5)
# constant and linear detrend
ys_c = detrend(ys, type='constant')
ys_l = detrend(ys, type='linear')
fig, axes = plt.subplots(1, 2)
ax = axes[0]
ax.plot(ys, label='raw')
ax.plot(ys_c, label='constant-detrended')
ax.plot(ys_l, label='linear-detrended')
ax.legend()
ax.set_title('Input signal')
ax = axes[1]
# we use rfft since our input signals are real
ax.plot(np.abs(np.fft.rfft(ys)))
ax.plot(np.abs(np.fft.rfft(ys_c)))
ax.plot(np.abs(np.fft.rfft(ys_l)))
ax.set_title('Module of Fourier-transform')
在左邊我們有原始輸入信號,以及它的常數(shù)去趨勢和線性去趨勢版本。
常數(shù)去趨勢有效地去除信號的平均值,使其在0附近居中。線性去趨勢不僅去掉了信號的平均值,而且還去掉了它的線性趨勢(又名“直線斜率”)。從視覺上看,在線性去趨勢信號上比在原始信號上更容易發(fā)現(xiàn)正弦部分。
右邊是每個信號的傅里葉變換模塊:如果不去除趨勢,我們得到藍(lán)色模塊。使用常數(shù)去趨勢法去除平均值可以有效地將0系數(shù)設(shè)置為0,這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使得圖表更容易分析。自線性去趨勢的結(jié)果是最好的:輸出傅里葉系數(shù)很好地顯示了輸出頻譜中的頻率,線性去趨勢的主要優(yōu)點是它大大減少了頻譜泄漏。
線性信號的傅里葉變換
對于不同的K值,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畫出線性信號Kn (K為斜率)的傅里葉變換: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N = 10
ns = np.arange(N)
Ks = [-5, 2, 5]
fig, axes = plt.subplots(len(Ks), N//2+1, figsize=(18,8), sharex=True, sharey=True, gridspec_kw={'hspace':0, 'wspace':0})
for i, K in enumerate(Ks):
xs = K*np.arange(N)
for k in range(0, N//2+1):
Zs = xs * np.exp(-2*1J*np.pi*ns/N*k) / N
ax = axes[i, k]
pretty_ax(ax)
plot_sum_vector(Zs, ax)
ax.set_aspect('equal')
ax.set_xlabel(f'k={k}')
axes[i, 0].set_ylabel(f'K={K}')
fig.tight_layout()
對于給定的k值,用紅色箭頭表示的傅里葉系數(shù)總是對齊的,并且等于一個比例。所以輸出頻譜中被去掉的部分總是序列[0,1,…N]的傅里葉變換的部分,其比例因子由線性擬合的斜率給出。
總結(jié)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常量和線性去趨勢:它們分別由去除輸入信號的平均值或線性擬合組成。在計算傅里葉變換之前的預(yù)處理步驟有助于使輸出譜更容易解釋。
去除信號的平均值使第0個系數(shù)為0。結(jié)果圖更容易檢查,因為大多數(shù)情況下,平均值與頻譜的其余部分相比可能相當(dāng)大。如果我們?nèi)サ暨@個系數(shù),y軸的尺度就更容易設(shè)定。
線性去趨勢除了去掉平均值也去掉了信號中的總體趨勢,這通常是原始信號的主導(dǎo)部分,這樣可以去掉其他成分例如季節(jié)行為等,所以如果需要對季節(jié)性進行分析還需要另外的處理。
-
信號處理器
+關(guān)注
關(guān)注
1文章
254瀏覽量
25280 -
最小二乘法
+關(guān)注
關(guān)注
0文章
22瀏覽量
8451 -
python
+關(guān)注
關(guān)注
56文章
4797瀏覽量
84729 -
頻譜儀
+關(guān)注
關(guān)注
7文章
340瀏覽量
36067 -
傅里葉變換
+關(guān)注
關(guān)注
6文章
441瀏覽量
42606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guān)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