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統(tǒng)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fā)帖/加入社區(qū)
會員中心
創(chuàng)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微針機器人實現(xiàn)結腸給藥的快速自定位和抗蠕動粘附

MEMS ? 來源:PuSL高精密3D打印 ? 2023-07-24 17:18 ? 次閱讀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維碼

掃碼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師交流群

攜帶微針的微型機器人被認為是一種有前途的胃腸道給藥新手段,它被設計成適應胃腸道環(huán)境的幾何形狀和尺寸,在電場、磁場或化學場等外部場的控制下,以類似牽線木偶的方式被推進到特定位置進行無痛和微創(chuàng)給藥。通過微型機器人攜帶微針進入腸道,微針中的藥物可以滲透進腸道粘膜以避免在胃腸道的高酸性和不均勻pH環(huán)境中發(fā)生降解,這種新給藥方式在遞送生物分子藥物(如蛋白質、核酸和疫苗等)和提高療效上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然而,目前仍存在許多挑戰(zhàn),如復雜的控制模式、缺乏運動和粘附行為的理論、蠕動和液體流動導致的失敗以及腸梗阻的風險。

近期,廈門大學任磊教授、王苗助理教授和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蔡順天副主任醫(yī)師團隊提出了一種受不倒翁(一種被推倒時能快速恢復定位的玩具)啟發(fā)的微針機器人,用于穿透結腸粘膜給藥,可以免除控制系統(tǒng)、實現(xiàn)快速自我定向和粘附粘膜、對抗生理蠕動,并降低梗阻風險。該團隊利用具有流線型和低重心結構的微型機器人攜帶微針進入斑馬豬的結腸中,無需外部控制系統(tǒng)實現(xiàn)快速定向(<0.6 s)和粘膜粘附,最后從斑馬豬體內安全排出。相關研究內容以“Tumbler-Inspired Microneedle Containing Robots: Achieving Rapid Self-Orientation and Peristalsis-Resistant Adhesion for Colonic Administration”為題發(fā)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期刊上,廈門大學在讀博士生黃麗冰為第一作者。

fda5213a-2a00-11ee-a368-dac502259ad0.png

圖1基于3D打印的微針機器人的快速自定向和結腸給藥機制

該研究構建了一種在毫秒內自導向的微針機器人。如圖1所示,它由機器人、微針陣列和可分離層組成,用于結腸給藥。團隊成員使用摩方精密公司的nanoArch S140 微納3D打印機制造微米級別的微針陣列,微針底座300μm,長600μm,微針間距450 μm,在SEM圖像中展示出良好的形貌和陣列分布。該微針陣列用于負載不同濃度的亞甲基藍染料,探究用于結腸控制釋藥的微針陣列制造的優(yōu)化策略。將優(yōu)化后的微針陣列通過生物降解聚合物制備的可分離層連接在3D打印機器人底部,最終制備得到微針機器人。

研究人員將微針機器人以隨機的角度放入結腸,由于3D一體打印的機器人的重心較低,可以快速自我定向垂直于粘膜。微針陣列在機器人重力和結腸蠕動力的合力作用下逐漸穿透粘膜,通過開發(fā)的拉力模型合理評估出插入的微針機器人在不脫離粘膜的情況下對結腸蠕動的阻力約為1.75N,這足以抵抗結腸蠕動產生的推力(通過計算約為0.95N),使其成功駐留在結腸組織中以持續(xù)釋藥。體外停留實驗發(fā)現(xiàn)機器人和微針陣列之間的可分離層降解后,與微針陣列分離的機器人在構建的體外結腸仿真模型和COMSOL流-固模型中都證實了可以在流體流動引起的20 mN的小排泄力下安全排出。為了進一步驗證微針機器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將含有微針的機器人注入斑馬豬的結腸,通過結腸鏡觀察到在5 s內實現(xiàn)了自我定位,在重力和結腸蠕動力作用下將微針插入粘膜,微針和機器人之間的可分離層可以在80 s的時間內降解,機器人從嵌入粘膜的微針陣列中分離出來,并從結腸排出。插入的微針被保留在粘膜中,以便在負載藥物緩慢溶解時釋放該藥物。與先前報道的其他系統(tǒng)相比,該工作提出的微針機器人結構簡單,不需要外部場控制,可以克服結腸蠕動并降低了結腸阻塞的風險,作為治療慢性炎癥和結腸癌等疾病的通用給藥平臺方面具有巨大應用潛力。

fe030a48-2a00-11ee-a368-dac502259ad0.png

圖2 基于3D打印的微型機器人的參數優(yōu)化。(a)半球、球形和橢球形三種形狀和不同底座高度的半球形機器人(I-V)。(b)初始角度為90°和180°對不同形狀的機器人(I-III)的自我定位時間(IV)的影響。(c) 不同形狀的機器人在70 rpm的水平振動器上的穩(wěn)定性,擾動后的最大偏差角度(IV)。(d) 具有不同底座高度和外殼厚度的半球形狀機器人的定向時間。(e)參數優(yōu)化后的機器人在隨機角度下的自我定向時間。

fe99352c-2a00-11ee-a368-dac502259ad0.png

圖3 機器人在不同表面上的自定向性能。(a)初始角度為90°(I)和180°(II)的微針機器人在具有不同彈性模量(III)的瓊脂糖凝膠表面上的定向時間。(b)初始角度為90°(I)和180°(II)的微針機器人在不同粘度(III)的粘液表面上的定向時間。(c)機器人在斜率為30°(I)、60°(II)和90°(III)的豬結腸粘膜上的自定向時間。

ff011d7c-2a00-11ee-a368-dac502259ad0.png

圖4 可拆卸微針機器人的設計與優(yōu)化。(a)可分離的微針機器人的設計和組裝。(b)由可分離層(I-III)的降解引起的微針機器人的體外分離實驗。(c)PVA、CS、DexMA和PCL微針在PBS緩沖液中的體外累積釋放時間。(d)對微針施加的力及其穿透粘膜的深度。(e)微針插入后的體外豬結腸組織切片圖像(H&E染色法)。(f)Cyanine5.5染色的微針插入結腸組織的共聚焦顯微圖像。

ffbdc5f8-2a00-11ee-a368-dac502259ad0.png

圖5 微針機器人抵抗結腸蠕動的理論模型。(a)在結腸蠕動下刺入粘膜的微針機器人的示意圖。(b)結腸蠕動時腔內微針機器人的受力分析。(c)微針機器人被牽拉前(I)和牽拉后(II)的拉力示數。

001e0d50-2a01-11ee-a368-dac502259ad0.png

圖6 微針機器人的體外停留實驗與模擬。(a)模仿人類結腸的軟膠模型。(b)不同流速下機器人的運動。(c)構建機器人的有限元流-固模型,流速為210 mm/s時機器人周圍的(d)流速分布和(e)表面應力,以及(f)不同流速對機器人的推進力。

00bd5b58-2a01-11ee-a368-dac502259ad0.png

圖7 微針機器人的斑馬豬體內實驗。(a)斑馬豬的照片和微針機器人進入結腸的輸送示意圖。(b)微針機器人在斑馬豬結腸腔內的實驗照片。






審核編輯:劉清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fā)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guī)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微型機器人
    +關注

    關注

    0

    文章

    111

    瀏覽量

    19862
  • 3D打印技術
    +關注

    關注

    4

    文章

    223

    瀏覽量

    32631
  • 振動器
    +關注

    關注

    1

    文章

    36

    瀏覽量

    6664

原文標題:微針機器人實現(xiàn)結腸給藥的快速自定位和抗蠕動粘附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0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維碼

掃碼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師交流群

    評論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明遠智睿SSD2351開發(fā)板:語音機器人領域的變革力量

    連續(xù)的長句語音識別,還是復雜口音的處理,都能快速響應,保證語音機器人與用戶之間流暢的對話體驗。 其豐富的接口為語音機器人的功能拓展提供了可能。USB接口可以連接高靈敏度的麥克風陣列,實現(xiàn)
    發(fā)表于 05-28 11:36

    盤點#機器人開發(fā)平臺

    地瓜機器人RDK X5開發(fā)套件地瓜機器人RDK X5開發(fā)套件產品介紹 旭日5芯片10TOPs算力-電子發(fā)燒友網機器人開發(fā)套件 Kria KR260機器人開發(fā)套件 Kria KR260-
    發(fā)表于 05-13 15:02

    詳細介紹機場智能指路機器人的工作原理

    機場智能指路機器人主要依靠感知系統(tǒng)、定位系統(tǒng)、導航系統(tǒng)、智能交互系統(tǒng)和運動系統(tǒng)協(xié)同工作,來實現(xiàn)為旅客準確指路和提供服務的功能,以下是其詳細工作原理: 感知系統(tǒng) 傳感器類型 :機器人配備
    發(fā)表于 05-10 18:26

    【「# ROS 2智能機器人開發(fā)實踐」閱讀體驗】視覺實現(xiàn)的基礎算法的應用

    的cv_bridge庫,可以輕松實現(xiàn)ROS圖像消息與OpenCV格式的轉換,這在實際開發(fā)中極為便利。 視覺巡線與二維碼識別的應用 視覺巡線是機器人自主導航的經典案例,書中從仿真到真實機器人
    發(fā)表于 05-03 19:41

    【「# ROS 2智能機器人開發(fā)實踐」閱讀體驗】機器人入門的引路書

    ROS的全稱:Robot Operating System 機器人操作系統(tǒng) ROS的 目的 :ROS支持通用庫,是通信總線,協(xié)調多個傳感器 為了解決機器人里各廠商模塊不通用的問題,讓機器人快速
    發(fā)表于 04-30 01:05

    大象機器人攜手進迭時空推出 RISC-V 全棧開源六軸機械臂產品

    機器人場景的量產應用。更多的面向智能機器人的RISC-V AI軟硬件技術創(chuàng)新以及應用案例,將陸續(xù)在公司信公眾號做介紹,敬請大家期待。
    發(fā)表于 04-25 17:59

    ATA-2041高壓放大器在超聲陣列系統(tǒng)模塊中的應用

    實驗名稱: 超聲陣列系統(tǒng)模塊設計 實驗目的: 基于臨床上外用藥快速經皮的臨床治療需求,研究、設計一種用于外用藥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3-19 11:02 ?329次閱讀
    ATA-2041高壓放大器在超聲<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針</b>陣列系統(tǒng)模塊中的應用

    名單公布!【書籍評測活動NO.58】ROS 2智能機器人開發(fā)實踐

    的應用功能就可以被快速分享了。 例如,我做的自主導航功能你可以用,你做的物體抓取功能我也可以用, 只需開發(fā)一個標準化的軟硬件平臺,在此之上的應用就會逐漸流行 ,這將打造機器人領域的一個全新“爆品
    發(fā)表于 03-03 14:18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tǒng)」閱讀體驗】2.具身智能機器人的基礎模塊

    具身智能機器人的基礎模塊,這個是本書的第二部分內容,主要分為四個部分:機器人計算系統(tǒng),自主機器人的感知系統(tǒng),自主機器人定位系統(tǒng),自主
    發(fā)表于 01-04 19:22

    開源項目!能夠精確地行走、跳舞和執(zhí)行復雜動作的機器人—Tillu

    認識Tillu——機器人 Tillu是一款融合先進機器人技術與創(chuàng)造力的獨特機器人,旨在激發(fā)學習與創(chuàng)新!它由運行Debian操作系統(tǒng)的UNIHIKER驅動,利用強大的控制系統(tǒng)實現(xiàn)逼真的動
    發(fā)表于 01-02 17:24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tǒng)」閱讀體驗】2.具身智能機器人大模型

    。 多模態(tài)融合的創(chuàng)新與突破 機器人控制技術的另一個重要突破在于多模態(tài)大模型的應用。相比于僅通過文字進行人機交互的傳統(tǒng)方法,現(xiàn)代機器人能夠融合視覺、聲音、定位等多模態(tài)輸入信息,為任務執(zhí)行提供更加全面的感知
    發(fā)表于 12-29 23:04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tǒng)」閱讀體驗】1.初步理解具身智能

    重要。 書中還詳細介紹了支持具身智能機器人的核心技術系統(tǒng),包括自主機器人計算系統(tǒng)、感知系統(tǒng)、定位系統(tǒng)及規(guī)劃和控制系統(tǒng)。 本書共分5個部分。 第1部分(第1章和第2章)介紹具身智能機器人
    發(fā)表于 12-28 21:12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tǒng)」閱讀體驗】+初品的體驗

    快速發(fā)展,相關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通過閱讀該書可以幫助大家系統(tǒng)性地了解和分析當前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tǒng)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前沿研究,為未來的研究和開發(fā)工作提供指導。此外,本書還可以為研究人員和工程師提供具體
    發(fā)表于 12-20 19:17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tǒng)》第1-6章閱讀心得之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tǒng)背景知識與基礎模塊

    ,互聯(lián)網行業(yè)占成熟經濟體的GDP增長的21%,世界經濟正面向數字經濟轉型的大趨勢。具身智能機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技術,其核心在于通過智能體與環(huán)境的動態(tài)互動實現(xiàn)智能行為。 在第2章“具身
    發(fā)表于 12-19 22:26

    基于漩渦湍流輔助的流控平臺,可實現(xiàn)類精子結構的微型機器人一步成型

    團隊提出了一種基于漩渦湍流輔助的流控平臺(VTAM),可實現(xiàn)類精子結構的微型機器人一步成型,配合外部磁場驅動為藥物遞送提供了新的載體。該研究團隊進一步將游動器導入生物體模擬環(huán)境,并
    的頭像 發(fā)表于 11-12 09:56 ?9441次閱讀
    基于漩渦湍流輔助的<b class='flag-5'>微</b>流控平臺,可<b class='flag-5'>實現(xiàn)</b>類精子結構的微型<b class='flag-5'>機器人</b>一步成型

    電子發(fā)燒友

    中國電子工程師最喜歡的網站

    • 2931785位工程師會員交流學習
    • 獲取您個性化的科技前沿技術信息
    • 參加活動獲取豐厚的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