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2021年社交媒體巨頭Facebook改名為Meta時,很多人才真正意識到,元宇宙(即“metaverse”)將改變這個世界。盡管當下人們對其最直觀的感知,還是一個只能在視覺上模擬真實世界的VR眼鏡。
但誰也沒想到,古老的東方手工技藝“折紙”,率先實現(xiàn)了從虛擬到真實的關鍵突破。
近期,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自然-機器智能》)在線發(fā)表了西湖大學姜漢卿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Active Mechanical Haptics with High-Fidelity Perceptions for 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在國際上首次提出并開發(fā)了“高保真主動機械觸感交互系統(tǒng)”,為元宇宙帶來了全新的觸覺感知維度。
這意味著他們借鑒折紙藝術,讓VR眼鏡里的虛擬世界不僅可見、可聽,還可“觸摸”!
聽起來不可思議。這一切是怎么發(fā)生的?
鏡花水月:“觸”不可及的失真“宇宙”
讓我們從metaverse(元宇宙)的起源講起。
這是美國科幻作家尼爾·斯蒂芬森創(chuàng)造的一個新名詞,出現(xiàn)在一個以披薩速遞員為主角的、關于未來世界的故事中。它指的是現(xiàn)實世界與通過增強現(xiàn)實技術和虛擬現(xiàn)實技術創(chuàng)造出的現(xiàn)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相互混合的狀態(tài)。
1992年,這部名為《雪崩》的科幻小說面世,斯蒂芬森因“塑造和影響了整整一批IT人”,位列《時代》周刊評選的“50位數(shù)字英雄”榜單。
二十年后,當年斯蒂芬森在書中所暢想的世界,已經近乎站立在你我的“家門口”了。無論充滿爭議與否,元宇宙都為人類社交生活提供了新的橋梁與無限可能。如Meta Reality Labs首席科學家Michael Abrash所說:“VR/AR正掀起個人計算機歷史上的第二次變革大浪潮,其影響可能超過過去三十年個人計算機的發(fā)展,將是繼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之后下一代消費級計算機科技產品?!?/p>
但當前的VR交互,僅可提供視覺與聽覺體驗,呈現(xiàn)的是一個僅可遠觀、卻無法觸碰的虛擬空間,而觸覺恰恰是人類獲得主體感的關鍵——在人類的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中,視、聽覺在信息接收方面居于主導地位,味、嗅覺處于輔助地位,觸覺則居于根本地位(我們據(jù)此獲得物主感,這是區(qū)分主體和客體的關鍵)。
研究者們曾經嘗試過很多種“解決”方案,大多是通過震動或壓力代償創(chuàng)造“被動觸感”:例如具有振動功能的手柄;柔性電子科學家、西北大學John Rogers院士發(fā)明的可以貼在皮膚上的振動馬達;以及Meta在2021年發(fā)布的觸覺感知手套,通過氣囊壓迫給予用戶抓取物體時的觸感……
然而,這些“觸感”就如同你的手機忽然振動了一下,或者是坐在4D電影院里突然感受到座椅的晃動,你的體感都是由設備出發(fā)、給予你一種被動的交互體驗,距離日常生活中真實的、由人類主動觸發(fā)的“觸覺”還差距甚遠。
這似乎也呼應了人類在觸覺理解上的艱難進度條——2021年,美國生理學家David Julies與亞美尼亞裔美國神經科學家Ardem Patapoutian因揭開了觸覺(與溫度覺)的神秘面紗,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而聽覺與視覺,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已揭秘,完成了對諾獎的問鼎。
折紙繆斯:撬動VR世界的星辰大海
那么,最前沿的VR和元宇宙,怎么會因為傳統(tǒng)的折紙藝術而破局?
讓我們把視線轉回西湖。
2021年6月18日,姜漢卿結束了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十五年的任教生涯,正式加盟西湖大學。在這里,他最早啟動的課題之一就是柔性電子與軟/硬異質性材料研究,這也是我們第一次從他那里聽到“折紙機械超材料”這個概念——所謂“機械超材料”,指的是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人為構造的材料結構,材料的性能不依賴于材料的分子結構或者晶體結構本身,主要依賴于其精巧的構型里面的結構細節(jié)。
從事“折紙研究”十年之久,又感知到了元宇宙的欣欣向榮,姜漢卿萌生了把兩者結合起來的念頭?!罢奂埐牧峡赡芎苘洠且蕾囉诓煌恼郫B方式,折紙結構又會變得很硬,基于折紙結構的機器人,就可以隨時調節(jié)軟硬程度?!?/p>
擺脫當前虛擬現(xiàn)實交互的固有思維定式,姜漢卿創(chuàng)造了“主動觸覺”這個新概念——不同于肩、胸、腰、背等人類身體通常接收“被動觸覺”的部位,人的手和腳通常是主動出擊,通過主動觸摸去感知物理世界。研究團隊選擇從“機械觸感”(即剛度,物品的軟硬觸感)入手,模擬手和腳主動觸摸物體時的感覺。
他們研發(fā)了一套“高保真主動機械觸感交互系統(tǒng)”,利用不同材質、不同尺寸的折紙模塊搭建了兩種不同維度的交互裝置:一種可引發(fā)局部觸感的手持式裝置,與一種可以產生全身體感的腳踏式裝置。在使用手持式交互裝置時,用戶可通過主動抓握,體驗其所交互的不同物品的軟硬程度;在使用腳踏式裝置時,用戶則可通過主動踩踏,以全身運動的形式體驗其所處的環(huán)境地面特性。?
這種主動機械觸感的實現(xiàn),正是源于硬件設備內部曲面折紙結構在交互過程中、由用戶主動觸發(fā)的被動變形——在電機的配合作用下,曲面折紙能彎曲成不同的角度,也會產生不同大小的反力,從而給予用戶手足不同的“彈性”反饋。
觀看下圖可以獲得更直觀的感受:將兩張薄薄的塑料片對折,呈“X”狀穿插在一起,想象一下,當你縱向“上下”按壓塑料片,力量、角度不一樣時,手收到的“回彈”反饋的感知也會不一樣。這種觸覺的變化傳遞給大腦,大腦就會根據(jù)“軟硬”做出判斷:抓到的是棉花,是木板,還是鋼球……如果把手換成腳,大腦同樣會根據(jù)腳所傳遞的剛度反饋,來判定人是走在馬路上、草地上,還是踩在冰上……
高保真主動機械觸感交互系統(tǒng)的局部結構
由此,我們在元宇宙的虛擬世界中,就可以完美實現(xiàn)“所見即所觸,所處即所踏”了。
力學之美:向虛擬世界伸出精妙之“手”
姜漢卿的實驗室名為“跨力學實驗室”,這是一個名副其實深耕交叉學科的實驗室,參與該項研究的幾名主要成員,有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的博士后張壯,來自浙江大學力學系的訪問學生徐正昊,清華大學工程力學本科背景的博士生陳森濤,畢業(yè)于武漢大學化工系的博士后衛(wèi)平東,以及動手能力超強、曾獲國家級機器人競賽一等獎的科研助理俄木羅前……
如果說,這項研究中最大的創(chuàng)意來自“折紙”,那么,實現(xiàn)創(chuàng)意的最大挑戰(zhàn)就來自“怎么折”——既能完美實現(xiàn)主動觸感,又能集成在有限的空間里。就像現(xiàn)實世界的折紙一樣,人人都會,但只有那心靈手巧的藝人,才能展現(xiàn)其精妙之處。
在姜漢卿實驗室,我們現(xiàn)場體驗了這個“手持式裝置”——形狀像一個球,5個位點對應人的5個手指,每一個位點下面就是呈現(xiàn)“X”形狀交叉的兩片成組的曲線折紙塑料片;10個塑料片,全靠一個電機帶動,以扭轉成各種不同角度,形成不同的“軟硬度”。與之配套的腳踏式裝置,原理一樣,差別在于踏板下是鋼片,數(shù)量更多、矩陣排布,通過拉繩的方式改變曲線折紙的角度來改變剛度。
“手球”實物
令人驚訝的是,這些設備里沒有任何昂貴或罕見的器件。無論是“手球”里的塑料片,還是“踏板”中的鋼片,都是網購取得的,可以被替換為任何有彈性的材料。核心器件就是可以根據(jù)虛擬場景而相應變化的曲線折紙。如果核心結構一致,交互的硬件設備也可以放大或縮小。這意味著一旦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它將有希望快速進入生產市場。
研究的最后一步,秉持科學的嚴謹和理性,研究團隊進行了人體感受表征的驗證,包括“主觀”的用戶調查和“客觀”的肌電圖、心率測量。圖中曲線的最高點,記錄了體驗者踩在虛擬的冰面上、冰面破裂時,心跳急速變快的真實生理反應。因為那一刻踏板突然塌陷,讓人瞬間產生踏空墜落的恐懼感。虛擬世界,就這樣創(chuàng)造出了真實世界的完美觸感。
心率與肌電信號測量
“科研需要創(chuàng)新,要有societal impact,要對這個社會真正有貢獻。”這是姜漢卿對科學工作的定義。他們這項研究,為虛擬現(xiàn)實交互提供了全新的模式與體驗,為超材料在元宇宙中的進一步集成提供了指導方案,也有望拓展虛擬現(xiàn)實技術在娛樂、遙操作、醫(yī)療診治與康復等領域的廣泛應用。
接下來,研究團隊將繼續(xù)找到多模式的感知,還原更完整的觸覺,在形態(tài)上,他們正在嘗試和柔性電子整合,實現(xiàn)主動觸覺與被動觸覺的結合,以及努力用折紙實現(xiàn)更大尺度的體驗,在更大的場景中實現(xiàn)交互。
“比如在游戲中要騎摩托車,能不能直接從地面‘長出’可以觸摸到的摩托車來?不僅是摩托車,還能長出能坐的椅子,能開的小船……”姜漢卿放飛自己的想象。
雖然只是“想象”,但歷史已無數(shù)次證實,科學家的天馬行空,也許就是未來世界的真實圖景。
西湖大學工學院博士后張壯為本文第一作者,西湖大學工學院講席教授姜漢卿為本文通訊作者,第一單位為西湖大學。其他主要研究人員包括浙江大學的研究生徐正昊和王永副教授。本研究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西湖教育基金會、以及西湖大學未來產業(yè)研究中心相關經費支持。
-
機械
+關注
關注
8文章
1591瀏覽量
40639 -
虛擬現(xiàn)實
+關注
關注
15文章
2289瀏覽量
95478 -
元宇宙
+關注
關注
13文章
1397瀏覽量
11486
原文標題:用“折紙”藝術實現(xiàn)觸覺感知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