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是非常復雜的系統(tǒng),涉及CPU、內存、編譯器(編程語言)、操作系統(tǒng)等等。
那么,有沒有可能一個人同時搞定整個計算機系統(tǒng)呢?
答案是肯定的。
而且是早在1976年就搞定了,從頭到尾一人搞定整個計算機系統(tǒng),包括硬件以及軟件。
這臺計算機系統(tǒng)長這樣:
打造這臺計算機的就是圖片中右邊這個家伙,天才工程師 Steve Wozniak (以下簡稱沃茲):
正是他和「喬布斯」一手打造了當今的蘋果帝國。
1975 年 3 月 5 日,在加利福尼亞門洛帕克市Gordon French(一位美國的計算機程序員)的車庫里家釀計算機俱樂部(homebrew computer club)舉行了它的第一次聚會。
首次參加這個聚會的沃茲深受啟發(fā),并開始立刻著手設計自己的計算機系統(tǒng)(立刻行動的重要性)。
在沒有 Githu b以及 Google 的年代里,沃茲單槍匹馬就搞定了整個計算機系統(tǒng)并將其在俱樂部里展示了出來,甚至還幫助俱樂部中其它成員打造出了自己的計算機系統(tǒng)(開源精神就是這么來的?)。
有了天才的工程師然后天才的產品經理喬布斯出現了,喬布斯決定售賣沃茲制作的電路板,為了資助他們創(chuàng)建的小公司,喬布斯賣掉了他的車,沃茲賣掉了自己的HP-65計算器。
很快新公司開張并接到訂單要求他們制作完整的計算機系統(tǒng),這就是 Apple I。(這大概就是蘋果售賣完整計算機設備基因的起源,你會發(fā)現蘋果公司出售的都是軟硬件完整的計算機系統(tǒng),它既不會單獨售賣硬件也不會單獨售賣軟件)
讓我們來看看這臺計算機的配置。
沃茲在設計最初使用的是「摩托羅拉 6800 處理器」(好吧,CPU不是自己設計的),搭載了 4K 內存(內存也不是)。
軟件方面則是沃茲自己實現的 BASIC 解釋器,好吧,實際上 apple I 中并沒有操作系統(tǒng),有的只是一個所謂的 machine language monitor,這在 1970s 到 1980s 年代的計算機上非常流行:
machine language monitor 類似于現在的shell,可以讓用戶輸入命令并查看或者修改內存中的內容,沃茲實現的 monitor 有三個功能:可以讓你以16進制來編程、檢查一段代碼的內容或者在特定地址運行一段程序,該monitor程序運行在一段256字節(jié)大小的內存空間中,你可以把monitor看做那個年代的操作系統(tǒng)。
1976 年 7 月,apple I 開始以 666.66 美元的價格開始售賣,因為沃茲喜歡重復的數字(666的鼻祖),這款計算機設備售賣一年后讓位給了apple II,apple II讓蘋果公司家喻戶曉(美國):
又過了幾十年后劃時代的 iPhone 發(fā)布,蘋果享譽全球并成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企業(yè)。
可以看到,即使是在 1970 年代計算機發(fā)展初期,Woz 也沒有自己動手設計 CPU 以及內存,而是采用現成的處理器與內存。
你需要知道的僅僅是如何對該處理器進行編程,然而即使是這其中看似簡單的一項可能就會花費你幾周的時間。
而搞定一個處理器尤其是可以商用的處理器絕非玩具處理器可比,如果你自己實現的簡單處理器是這樣一座橋的話:
那么商用處理器就是這種橋:
你可以說這都是橋,但這基本上就是兩個不同的物種,商用處理器中的設計、實現、測試、調優(yōu)、debug等等任何一項拿出了絕不是一個人能搞定的。
其它的像內存、硬盤、SSD等等皆是如此,完成這些后等著你的還有操作系統(tǒng),同樣,商用操作系統(tǒng)與教學或者玩具操作系統(tǒng)也是云泥之別。
因此,現代計算機系統(tǒng)打造更像是搭建積木,將現成的軟件和硬件調試好后組裝起來,即使對于富可敵國的蘋果來說也是近兩年才搞定桌面端處理器,在此之前依然要依靠 intel。
好啦,本文就到這里。
編輯:黃飛
-
處理器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9384瀏覽量
230488 -
cpu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0889瀏覽量
212396 -
操作系統(tǒng)
+關注
關注
37文章
6859瀏覽量
123502 -
計算機系統(tǒng)
+關注
關注
0文章
289瀏覽量
24149 -
編譯器
+關注
關注
1文章
1639瀏覽量
49197
原文標題:有可能一人搞定 CPU、操作系統(tǒng)、編譯器嗎?
文章出處:【微信號:小林coding,微信公眾號:小林coding】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