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IRON MAN 2》上映,相信大多數人對鋼鐵俠在地下實驗室操作3D交互系統(tǒng)記憶猶新,隨手一動,整個三維界面就跟著動起來,簡直不要太酷炫!
在現實生活中,盡管做不到這樣的高精度,但手勢識別已經成為了趨勢。早在2016年,谷歌I/O大會上,神秘部門ATAP(Advanced Technologies and Projects)就展示了Project Soli技術,這是一項基于毫米波雷達監(jiān)測空中手勢動作而實現的新型傳感技術。
Project Soli 采用了雷達掃描技術,刷新率高達 18000 幀每秒,再配合Google獨特的算法,無論手勢如何控制,都毫無壓力。
隨著雷達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以及廣泛應用,雷達手勢識別已成為人機交互技術領域的一個重要分支。與傳統(tǒng)的傳感器相比,毫米波雷達的抗干擾能強,能全天候全天時工作,不受灰塵、雨、霧霾等天氣的影響,同時毫米波雷達自身的穩(wěn)定性和精準性較強,基本不會發(fā)生誤判,誤判機率低。
身邊的手勢識別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以前看以來很高大上的手勢識別技術以及逐漸在日常生活中應用了,比如說智能照明、智能家居等領域。
其實高大上的手勢識別技術已經逐漸出現在了日常生活中,例如智能照明設備。
在智能照明的應用中,通過發(fā)射和接受毫米波雷達來感應目標距離的傳感器模塊,可以實時精準輸出檢測目標的方位、距離、速度等信息數據,有效降低了誤判率。
在雷達感應區(qū)域內探測到無目標時燈熄滅,減少能量的消耗,探測到又目標時燈點亮,而且還可以根據目標的距離調節(jié)控制燈照明的亮度。這樣就可以在滿足正常照明需求的同時又達到了節(jié)約能源消耗,提高照明效率。
在智能家居方面,當我們手上拿滿了要扔的垃圾比如說芒果皮,這時候只要手在垃圾桶給蓋的上方輕輕一揮,垃圾蓋就自動打開,這樣就不會把垃圾桶弄臟,要不然還得用扔完垃圾再擦一下垃圾桶。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智能家電、智能衛(wèi)浴、智能照明都將會見到毫米波雷達的應用,通過用戶的手勢控制對應的功能,人機交互方式將會更加智能化、自然化、簡單化。
審核編輯:湯梓紅
-
手勢識別
+關注
關注
8文章
225瀏覽量
47885 -
毫米波雷達
+關注
關注
107文章
1057瀏覽量
64625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毫米波雷達信號的傳輸特性
毫米波雷達與超聲波雷達的區(qū)別
毫米波雷達技術優(yōu)勢分析 毫米波雷達在安防監(jiān)控中的應用
毫米波雷達與激光雷達比較 毫米波雷達在自動駕駛中的作用
毫米波雷達工作原理 毫米波雷達應用領域
毫米波雷達與超聲波雷達的區(qū)別是什么
毫米波雷達與多普勒雷達區(qū)別是什么
簡述毫米波雷達的結構、原理和特點
毫米波雷達具有哪些特點和優(yōu)勢
基于毫米波雷達的手勢識別算法
基于毫米波雷達的手勢識別神經網絡
基于毫米波的人體跟蹤和識別算法
毫米波雷達模塊在高精度人體姿態(tài)識別的應用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1/DF/wKgZomXe_-2AGpFTAAin6TYeggc772.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