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項目中,我們將測試如何使用 Silego GreenPAK 構建溫度傳感系統(tǒng)。
本實驗的目的是測試 GreenPAK 器件在溫度傳感應用中的可用性,特別是對于溫度域為 25°C 至 100°C 的 CPU 處理器。 溫度傳感系統(tǒng)使用遠程溫度傳感器 2N3904(二極管連接)和在 GreenPAK 器件中實現(xiàn)的控制邏輯。目標是使用 SLG46537 芯片實現(xiàn) +/- 1°C 的內部溫度精度。
圖 1.
實現(xiàn)雙電流法的溫度傳感器應用電路
理論
兩流法
雙電流法是一種使用兩個電流源、一個二極管、電容器和 FET 開關的電壓減法方法(參見圖 1)。它旨在放大由兩個不同電流 I_L 和 I_H 引起的二極管上的電壓差。
二極管的正向電壓根據(jù)二極管兩端的電流感應電場而變化。通過在兩個已知電流下減去正向電壓,我們可以消除常見變量,例如偏移和飽和電流。 二極管的正向偏置電流 I D與飽和電流 I s和正向電壓 V D相關,公式如下:
I D = I s e V D /ηV T
其中η是二極管的理想因子,V T = kT/q。k是玻爾茲曼常數(shù),q是電子電荷常數(shù)。對于此示例,I_H 將是偏置電流 I 1,而 I_L 將是偏置電流 I 2。因此,它們的正向偏置電流方程分別為:
I 1 = I s e V 1 /ηV TI 2 = I s e V 2 /ηV T
通過劃分兩個正向偏置電流方程,我們消除了飽和電流并將輸入電流變量減少到一個標量因子N。
I 1 ? I 2 = N = e (V 1 -V 2 )/ηV T
如果 N 已知,則通過測量 V1 和 V2 之間的差異,我們可以計算溫度T。
ln(N) = (V 1 -V 2 )q/(ηkT)
T = (V 1 -V 2 )q/(ηkln(N))
理想因子η
雖然k和q是常數(shù)并且不會因部件而異,但理想因子η確實在值 1 和 2 之間變化。該值越接近 1,載流子擴散的主導地位就越大。該值越接近 2,重組越多。該值越高,溫度測量的錯誤越多,因為溫度會高度影響復合而不是擴散。[1]
在選擇遠程溫度二極管時,遠程二極管連接的晶體管(基極-集電極結被短路的 BJT)比整流二極管更好,因為它們的理想值是指定的。 幾乎所有 BJT 晶體管的理想因子都接近 1。
其他重要參數(shù)包括正向電流增益β和串聯(lián)電阻R s。正向電流增益隨溫度和集電極電流而變化,串聯(lián)電阻在所有溫度下呈現(xiàn)恒定偏移。建議選擇β在兩個電流 I_H 和 I_L 之間變化的器件。
實驗電路
實驗的目的是通過測試幾個點來測量一般的溫度偏差:40°C、60°C 和 80°C。
圖 2 顯示了實驗中使用的應用電路的框圖。
圖 2.
溫度檢測應用電路的 GPAK 框圖
電阻器 R3 和 R4 提供圖 1 中的電流 I_H 和 I_L。開關 NMOS 和 PMOS 位于 GreenPAK 內部(PIN 13 和 PIN 15)。內部 GreenPAK 設計如圖 3 所示,該傳感器的更新時間為 10ms。
圖 3.
內部 GPAK 設計
當 NMOS 拉低且 PMOS 懸空時,電容 C4 由 I_L 充電。當 PMOS 拉高且 NMOS 懸空時,C4 以 I_H 充電。系統(tǒng)的控制邏輯經(jīng)過編程以提供死區(qū)時間(在 NMOS 和 PMOS 導通時間之間),以獲得 C4 上的電壓差。
這種差異進入運算放大器(Silego 的SLG88103)的 IN+ 輸入。C4 兩端的電壓波形如圖 4 所示。
圖 4.
C4 兩端的電壓波形
GPAK 器件的引腳 7 連接到具有可變電阻的分壓器(微調電位器),用于調整內部 GPAK 設計中模擬比較器 ACMP0 的開關電壓。開關電壓是 PIN 7 上的電壓達到 PIN 6 上的電壓(運算放大器輸出電壓)的時刻。運算放大器的輸出電壓(以及因此 ACMP0 的開關電壓)在不同的溫度下是不同的。
因此,在實驗中,調整 P1 的電阻,直到發(fā)生切換時刻。根據(jù)測量的電位器 P1 的電阻,可以計算出 ACMP0 的開關電壓 (Vref)。
結果
GPAK 引起的誤差(溫度測量精度)是通過測試多個設備(三??個 GPAK 設備)的輸出來測量的。 僅具有一種不同組件(GPAK5 器件)的三個傳感器電路的測試結果記錄在表 1、2 和 3 中,其中:
烤箱內的溫度是用熱電偶測量的。
P1 的電阻是用 Fluke 萬用表測量的。
Vref 值是根據(jù) P1 的電阻值計算得出的。
表 1. GPAK5_1
表 2. GPAK5_2
表 3. GPAK5_3
用圖 2 中的圖表進一步總結了結果。
圖 2.
基于使用不同 GPAK 設備的三個傳感器的測量結果的圖表
圖 2 顯示傳感器 2 和 3 給出了重疊的線性圖,而傳感器 1 給出了非常接近傳感器 1 呈現(xiàn)的線性趨勢線的線。
傳感器 2 和 3 的曲線斜率以及傳感器 1 的趨勢線為 1.7mV/1°C(在 T=40°C 和 T=80°C 之間)。 三個 GPAK 器件的測量值之間的最大差異為 2mV。這意味著 GPAK 引入了大約 1°C 的部件間誤差。
錯誤源
模擬比較器
GreenPAK 設計表明,部件間的差異最有可能發(fā)生在模擬比較器組件 (ACMP0) 上。此應用程序設計中的ACMP0 設置如下:
IN+ 源:pin6
IN-:分機。參考電壓 (pin7)
IN+增益=1
滯后:禁用。
ACMP 的失調電壓(以及開關電壓)隨溫度和電源電壓而變化。 實驗的結論是基于對三個 GPAK 樣本的測量——對于統(tǒng)計分析來說太少了。
作為典型表示,我們可以使用 Silego 的 ACMP Offset Voltage char 數(shù)據(jù),該數(shù)據(jù)基于一組 35 個在溫度和電壓下測試的組件。在室溫下測量的 Ext.Vref=600mV 和 5V 電源電壓的組件 ACMP 偏移結果如表 4 所示。
表 4
表 4.
Ext.Vref=600mV_AutoPWR、35 個組件、室溫的 ACMP 偏移測試
Silego 的 Voffset 計算基于以下等式:
V偏移= 最大值 (|V ref,Ext -V ih | , |V ref,Ext -V il |)數(shù)據(jù)精度 +/- 0.2mV
基于 35 個組件的測試結果表明,ACMP 偏移可高達 4.366 mV,這可能會引入高達 2.5°C 的誤差。
2N3904 組件
影響溫度測量精度(遠程精度)的晶體管參數(shù)是正向電流增益β (I) 和串聯(lián)電阻R s。根據(jù) 2N3904 的 Microchip 實驗室數(shù)據(jù),這些參數(shù)對整個傳感器源電流范圍 (4.5-920uA) 內的溫度測量精度影響很小。[1]
圖 3 顯示了 Microchip 測試的晶體管的典型 β 值,可以作為有限數(shù)量的 2N3904 晶體管的典型表示。[1] 公式 3 給出了溫度誤差,這是由于 80 °C 時 0.02°C 左右的所示 β 變化。 類似地,使用 Microchip 的 2N3904 組(約 0.7 歐姆)的R s數(shù)據(jù)和公式 4 會產生溫度誤差,因為 Rs 約為 0.8°C。[1]
圖 3.
23°C 時 2N3904 晶體管的典型 beta 值(Microchip 實驗室數(shù)據(jù))
運算放大器的考慮
SLG88103 電壓偏移通常為 0.35mV(對于接近 VSS(接地)的 VCM,最高為 2.4mV),再加上通常為 0.16mV (T=80°C) 以增加偏移隨溫度的漂移。典型值會引入來自此應用的運算放大器的小誤差。然而,考慮到最大偏移值,SLG88103 運算放大器可能會引入超過 1°C 的誤差。
結論
實驗中使用的溫度傳感系統(tǒng)的輸出增益為 1.7 (mV/°C)。
基于三個 GreenPAK 器件樣本的測試結果表明,僅在溫度傳感系統(tǒng)中實施 GreenPAK 會引入大約 1°C 的誤差。
傳感器的主要特性基于實驗結果,其中溫度域適用于遠程傳感器,而帶有 GreenPAK 的內部溫度系統(tǒng)在實驗期間保持在室溫下。要查看此項目的應用說明和設計文件,請單擊此處。
GreenPAK 主要特點
溫度域 (25°C - 100°C)
準確性
±1°C 遠程溫度精度(2N3904 傳感器的精度)
±1.5°C 內部溫度精度
1.7V-5.5V 電源電壓
10ms 更新時間
1.7 (mV/°C) 輸出增益
29μA 靜態(tài)電流
-
溫度傳感系統(tǒng)
+關注
關注
0文章
5瀏覽量
5583 -
silego
+關注
關注
0文章
7瀏覽量
3842 -
greenpak
+關注
關注
0文章
11瀏覽量
5228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