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衡量產品經理價值的還是給出的解決方案。
產品經理的解決方案一般是產品需求文檔(PRD)。要考慮到各方利益相關方,還要想清楚要解決的問題。你的解決方案既要解決問題,又要邏輯清晰簡單。最好還能有一個好的體驗。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這還是第一步,接著是把產品需求文檔變成用戶可用的產品?,F在的產品有很多,不限于實體,也可以是無形的服務。
在這過程中,開發(fā)的成本是非常大的,為了節(jié)省公司資源,我現在每次想解決方案的時候都會多問幾句,能不能先做個簡單版本?簡單 = 可以快速驗證想法 ≈ 省錢 = 如果是風口容易錯失先機。
上面這個小例子其實是說出了產品經理的很重要的一個能力,那就是平衡。不僅僅是對用戶的理解,使用場景的理解,還有行業(yè)趨勢,上下游的理解。
萬事有利有弊,并不是簡單的解決方案就不好用。我想到一個小故事,以前有個肥皂廠,因為生產線的問題,總是會出一些空盒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一個大廠的產品經理通過各種高端設備去查看盒子里有沒有肥皂。而另一個小工廠,沒有這么多資源,但這個產品經理想到了一個更簡單的辦法,放兩臺電扇在生產線旁邊吹,把那些空盒子都吹到一邊去。兩種方案都能解決問題。我覺得更簡單的方案反而更好。
昨天我講到加油站那個需求,我說如果不能實現,那就是偽需求。有很多看似合理的需求,其實背后有幾個假設。而這幾個假設如果不成立,那就沒辦法實現。
假設一:我的大部分用戶附近會有合作的加油站。
假設二:我能拿到的價格比用戶現有的渠道要低。
這兩個假設要成立,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1、你必須要足夠多的商務團隊去談合作;2、你有足夠大的用戶規(guī)模,才能談出足夠大的折扣。
我先不說能不能達成這兩個條件,至少你先得全力以赴去做這個事情吧。只是當做會員的增值服務,就要付出這么大成本,明顯不合算,也做不起來。如果真要做,那也只是很少的加油站或者沒有優(yōu)勢的價格,那做出來給用戶,會使用的用戶也會很少。在我看來,拒絕也是一種解決方案。
PS:作為產品經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發(fā)現很多產品的缺陷或不足點,也能發(fā)現很多生活中不方便的地方。深入去思考就能提升產品的設計能力。一般來說我們都是先發(fā)現一個問題,然后才想解決方案?,F在市場上的小機會有很多,說明大家的產品做得還不夠好。
我自己有個初步的分類,如果解決方案是簡單的工具,那么一般都是有用的。但這個市場體量小。工具類產品想要賺錢又比較難。你必須有壁壘,不然別人做一個同樣免費的,你的用戶大概率就走了。大的機會就是平臺類的,這個先發(fā)優(yōu)勢很明顯。尤其是多邊效應的平臺。但搭建平臺需要對行業(yè)足夠的了解,能解決一邊或多邊的痛點問題。如果是后發(fā)平臺,你必須比競爭對手十倍好才有可能搶占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
-
產品經理
+關注
關注
0文章
21瀏覽量
2874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