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增量編碼器的工作原理是直接利用光電轉換原理輸出三組方波脈沖A、B和Z相;A、B兩組脈沖相位差90度,從而可方便地判斷出旋轉方向,而Z相為每轉一個脈沖,用于基準點定位。
增量編碼器有一個中心有軸的光電碼盤,其上有環(huán)形通、暗的刻線,有光電發(fā)射和接收器件讀取,獲得四組正弦波信號組合成A、B、C、D,每個正弦波相差90度相位差(相對于一個周波為360度),將C、D信號反向,疊加在A、B兩相上,可增強穩(wěn)定信號;另每轉輸出一個Z相脈沖以代表零位參考位。
由于A、B兩相相差90度,可通過比較A相在前還是B相在前,以判別編碼器的正轉與反轉,通過零位脈沖,可獲得編碼器的零位參考位。
光電增量編碼器的碼盤的材料有玻璃、金屬、塑料,玻璃碼盤是在玻璃上沉積很薄的刻線,其熱穩(wěn)定性好,精度高,金屬碼盤直接以通和不通刻線,不易碎,但由于金屬有一定的寬度要求,精度就有限制,其熱穩(wěn)定性就要比玻璃的差一個數量級,塑料碼盤是經濟型的,其成本低,但精度、熱穩(wěn)定性、壽命均要差一些。
-
編碼器
+關注
關注
45文章
3743瀏覽量
136435 -
增量編碼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310瀏覽量
4796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DISCOAA編碼器性質特點
增量式編碼器單圈和多圈怎么知道,如何分辯?
增量式拉線編碼器:精準測量與位移控制的優(yōu)選解決方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