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我們面前的手機,軍事武器裝備同樣需要配備各式各樣的芯片,處理器才能夠正常且高效地運轉,那么軍用CPU和民用CPU之間究竟有多大差距呢?在大多數(shù)人眼中,以高精尖著稱的武器裝備,一定也配備了同樣強大的CPU,但實際情況其實和人們想象的不太一樣。
事實上,軍用CPU在計算速度方面,長期以來都被民用芯片甩出了幾條街,1974年,美國空軍正式裝備F15戰(zhàn)斗機,當時F15安裝了一種名為CP1075的小型計算機,這是一臺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期研制的機器,擁有每秒32萬次的高速運算能力,在當時,民用的英特爾4004的運算速度則只有每秒7000次而已。
但當計算機進入八十乃至九十年代的時候,民用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卻達到了每秒數(shù)百萬甚至破億的程度,而到了此時,美軍F15C卻還在用每秒30萬次的CP1075,日本空中自衛(wèi)隊的F15SJ用的則是8位二進制數(shù)處理器,和大家小時候玩過的游戲機屬于一個級別。
即使到了以計算為核心能力的第五代戰(zhàn)斗機時代,這一情況仍然沒有大的改變,F(xiàn)22于2003年入役美國空軍,縱使是這種全球最強空優(yōu)戰(zhàn)機,所采用的CPU也不過是1995年生產(chǎn)的Power PC603,同時期民用市場的CPU性能是其十幾倍之多,更不用說現(xiàn)在更是差了上千倍,如今計算能力最強的戰(zhàn)斗機是F35,不過即使如此,其全機上下所有CPU加起來的運算能力也不過相當于一張主流顯卡或者是一塊老版本酷睿I7芯片。
這也并不奇怪,一般來說,一臺民用電腦每兩三年就會更新?lián)Q代一次,極客,發(fā)燒友更是可能一年換好幾次,而軍事設備由于特殊性以及體量比較龐大,其服役周期怎么說也得20到30年左右才可以全部更新一次,過度頻繁更新對與軍隊本身而言也不利于訓練,因而自然沒法更新到最新,最強的配置。
更何況作為軍事武器裝備,本身追求的并非極限性能,而是穩(wěn)定和可靠,計算速率夠用即可,但軍用CPU一定要擁有較強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能夠耐高溫,耐低溫,耐輻射,耐腐蝕,也就是更高的工藝標準,同時,其實戰(zhàn)斗機本身也并不需要多強的計算能力,飛控,火控等功能和大型3D游戲相比,所需要的計算量完全不值一提。
那么觀眾朋友們不妨來比較一下,看看自己的手機或者電腦,相當于幾架F35,或者F22呢?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522瀏覽量
180752 -
cpu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0899瀏覽量
212612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