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速要如何測量呢? 一般來說是需要非常精密的儀器才能準確測量,但今天我打算用微波爐和塑料尺來做光速量測 。由于光也是電磁波,只不過頻率非常高,所以光速跟電磁波的速度是一樣的,我才有辦法透過量測電磁波的速度來認定光速。既然是要利用消費性電子產(chǎn)品和塑料尺來做量測工具,想當然爾量測結果一定會有一些誤差,但我本來就沒有要做很精準的測量,這只是要測好玩的,大家可以先猜猜看最后量到的光速是多少。
波速如何計算
先來科普一下,波的速度該怎么計算呢? 這跟算車速完全一樣,只要把物體所經(jīng)過的距離除以所花費的時間,就會得到速度。算波速也是一樣,電磁波一定有波峰波谷,下圖中兩個垂直線波峰之間的距離稱為波長Wavelength,當波在移動的時候,下圖中的紅點就會先下再上,當紅點又回到原本波峰的高度時,這上下一次所花的時間稱為周期Period,而此時電磁波也剛好移動了一個波長的距離,所以波速計算的方法就是將波長除以周期,或是說波長乘以頻率。
波速的計算公式
所以要測量光速,或是說要測量電磁波的速度,只要我們能得到頻率和波長,就可以計算出波速了,也就是光速。光速目前定義為299,792,458m/s,這個速度只發(fā)生在真空中,如果在空氣中會稍微慢一點點,但這個一點點比起我們實驗的誤差,其實小很多完全感覺不出來,等光速量測關鍵要素-頻率
我拿微波爐來用就是要利用它的頻率,微波爐背后的卷標,都會標示它的工作頻率,像我這臺微波爐它的工作頻率就在2450MHz,基本上微波爐都會在這個頻率上,我直接拿這個頻率來計算波速,其實是可以的。
一般微波爐頻率都是2450MHz
只不過就像零食包裝上的凈重標示一樣,標示與實際內容總是會有誤差,我就很好奇微波爐實際工作起來,頻率到底會偏移多少呢? 出于好奇心,我請出了頻譜分析儀來實際測量頻率如下圖,先說喔! 這只是好奇心驅使而已,這臺頻譜分析儀就算不出動它,一樣可以計算出光速喔。我用左邊的Wifi天線來接收微波爐泄漏出來的電磁波,我把中心頻率設定為2450MHz,如果待會運轉起來,有一根功率出現(xiàn)在屏幕的正中間,那表示工作頻率真的剛好是2450MHz,但我想應該不會這么剛好,目前微波爐還沒有上電,所以下圖頻譜的屏幕是空的。
用頻譜測量實際的頻率
為了避免微波爐空轉,運轉時我必須要在微波爐內放一杯水來加熱,否則沒有被消耗掉的電磁波反而會損害里面的磁控管,那可是微波爐的心臟啊。按下加熱按鈕之后,頻譜的屏幕馬上就出現(xiàn)一個尖尖的峰值如下圖,很明顯的這個峰值頻率并沒有剛好在中間,經(jīng)過Marker的標示,這個頻率位于2.460625GHz,距離原本標稱頻率的2450MHz,大約偏移了10MHz左右。這種偏移其時無妨,因為微波爐只是要拿來加熱用,偏個幾十MHz都沒關系,畢竟微波爐不是通訊設備,如果是像Wifi這種通訊設備,那對于頻率的要求就很嚴格了,如果偏個20MHz那就到另一個頻道了,根本就是錯頻,所以不同應用之下的頻率穩(wěn)定性要求是不同的。
微波爐的實際工作頻率有偏差
光速量測關鍵要素-波長
接著要來測量波長,該怎么測量呢? 一樣先來科普一下,微波爐的箱體是金屬做的,金屬對于電磁波來說就像一面鏡子,所以電磁波遇到金屬的時候就會發(fā)生反射,這一反射就會產(chǎn)生駐波,如下圖。
反射波與入射波迭加形成駐波
所謂駐波就是當兩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波,彼此迭加之后,所產(chǎn)稱的波就如紅色波所示,它會在某些地方形成結點,在這里永遠不會有能量出現(xiàn),但在某些地方,卻會形成波峰,所以在微波爐內如果沒有轉盤轉動的話,里面的食物就會出現(xiàn)局部冷熱共存的現(xiàn)象,這吃在嘴里就會是右邊燙左邊冷的感覺,相信各位應該有這種經(jīng)驗,確實吃起來很不爽快,但今天我就是要刻意利用這種現(xiàn)象,來測量波長,所以做實驗的時候,必須把轉盤拿掉,才看得出波長。
在微波爐的箱體內,以我這臺來說,右手邊的墻面有個方形的洞,電磁波就是從這里發(fā)射出來,雖然這個洞上面有蓋一個板子,但對于電磁波來說,那根本就是透明的,純粹只是為了別讓油污跑到洞里。接著電磁波碰到左邊的金屬壁,于是反射后就和入射波迭加形成駐波,所以待會我們只要確認兩個高溫點之間的距離就可以推算出波長了。
電磁波在箱體內產(chǎn)生駐波
利用芝士測量波長
由于我吃過左冷右熱的三明治,我想利用芝士的融化程度來測量波長應該很是很容易的吧,所以就弄了一包芝士鋪在盤子上,如果加熱后有融化應該會看得出來,如下圖。
利用芝士測量波長
之所以還要準備一個紙箱是因為,要墊高讓盤子剛好對準電磁波的出口,照理說這樣可以比較容易收到電磁波功率,實際是不是這樣我不確定,整個放進箱內的樣子如下圖。
把芝士放進微波爐
經(jīng)過20秒的加熱之后,把盤子拿出來看到的情況如下圖,只有盤子右下角的地方有明顯融化痕跡,顏色變得較為深黃色,其余融化的地方,似乎不是那么明顯。
加熱20秒只有右下角明顯融化
附帶一提,這個右下角的地方就是剛才靠箱門右邊的地方,沒想到靠邊邊的地方功率反而最大,可能因為箱體內的各個物理形狀的尺寸,產(chǎn)生了這個現(xiàn)象,畢竟電磁波是以立體形狀在傳遞與反射的,并不像課本里的敘述,完全是直線的入射波反射波這么好理解。真的要理解電磁波的立體傳遞方式,除了要理解電磁波的公式之外,再來就是可以靠軟件仿真的方式來理解,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一切真的很難用人腦直觀的去理解。
利用芝士測量波長-分段觀察
由于剛才的芝士融化實驗,只有右下角融化,這…我該怎么說呢,就是無法判斷波長嘛。所以我打算再做一次實驗,只不過這次我打算要10秒鐘觀察一次,邊加熱邊看看融化的狀況。
第二次的芝士實驗
第一個10秒鐘,主要是右下角開始融化,跟剛才一樣,其他位置看不出有甚么變化;第二個10秒鐘,上方的芝士交界處開始融化;第三個10秒鐘,右方的芝士交界處開始融化,如下圖?;旧嫌^察了30多秒,芝士雖然有融化,但看不出甚么明顯的波峰波長,因為我其實有偷偷計算過微波爐該有的波長,很明顯就不是剛才這三個融化位置的距離。
第二次的芝士實驗依舊看不出明顯的融化規(guī)律
看來每次融化的跡象都出現(xiàn)在芝士的交界處,那我就干脆把芝士撕成一小塊一小塊來做實驗好了,或許會比較好觀察,但是我的芝士已經(jīng)所剩無幾,所以只能鋪個半盤如下圖,我們就來看看會有甚么結果吧。
以小碎塊的芝士來觀察波長
經(jīng)過幾十秒的加熱,碎芝士融化的樣子如下圖,基本上還是很難判斷波長,有些芝士融化得很透,有些又只有些微的軟化,基本上我判斷不出波長要從哪里取得,哎呀! 這該如何是好呢? 我的房間已經(jīng)都是滿滿的芝士香味了。
碎芝士看起來無法拿來判斷波長
熱顯像儀測量波長
既然觀察芝士融化的方法無法有效量測波長,那我只好拿出熱顯像儀來,方法就變成要加熱原本拿來墊盤子的紙箱,因為紙箱受到電磁波的照射也是可以升溫,但這個紙箱有點矮,我只好拿了一本書墊在下面,讓紙箱可以頂住電磁波的出口。
加熱紙箱測量波長
當微波爐對紙箱加熱之后,由于駐波的關系,紙箱的表面溫度會出現(xiàn)高低不等的情況,這個現(xiàn)象我們可以用熱顯像儀觀察到。請看下圖,這是微波爐剛停止并打開箱門的狀態(tài),我馬上用熱顯像儀來觀察,各位可以很明顯地看到熱像儀的屏幕上出現(xiàn)了亮暗間隔的條紋共有四條,這就是溫度高低的呈現(xiàn),越亮的地方代表溫度越高,所以我們只要知道兩個亮紋之間的距離就可以了,而且還真的是左右兩邊最亮呢,或許我剛才應該把加熱時間延長,或許就有機會看到中間兩個高溫處。
熱像儀出現(xiàn)亮暗間隔的條紋
再來就是要測量條紋間距了,你以為測量亮紋之間的距離很容易嗎? 喔,非也。在熱像儀的屏幕上看到亮紋確實很振奮人心,但我無法直接拿尺在熱像儀的屏幕上測量距離啊,我只能先拿奇異筆在箱子上標示出亮紋的位置,事后再拿尺量,所以必須一邊看著熱像儀,一邊用奇異筆作記號,因為筆是冷的,在熱像儀中會呈現(xiàn)黑色,所以相當好辨認如下圖。
用麥克筆標示紙箱的亮紋
我覺得應該有人會想,干嘛不用光標卡尺就好了,游標的夾具形狀很適合邊看邊測量,而且還可以實時自由伸縮,真的是最佳選擇,講是這樣講,但我偏偏就沒帶光標卡尺啊,所以做實驗就是這樣,有時候出了一些意外,你只能將就一下現(xiàn)場的設備,以能完成任務為第一優(yōu)先。
由于透過熱像儀來抓距離真的超難抓的,你看下圖的紙箱右邊,我不小心手抖了一下還畫了兩條Maker,一個在6cm處,另一個似乎在6.7cm的地方,那我們就大概抓一下,算它是6.4cm好了,反正一定會有誤差的,而且這是量好玩的就不要太計較了。那6.4cm就是波長了嗎? 才不是咧,不要興奮過頭了,各位回頭看一下我那駐波的動畫,這個只是半波長喔,因為它是駐波的波峰距離而已,真正的波長是兩倍的6.4cm,也就是12.8cm。
用尺測量波長
計算光速
現(xiàn)在該有的數(shù)據(jù)都有了,頻率是2460.625MHz,波峰距離是12.8cm,那就要開始來算光速了喔,計算之前要把單位全部都改為Hz和m,才能算出正確的結果,有時候背公式都背到忘記單位了,一定要確認單位是你自己需要的,根據(jù)公式我把光速的計算過程列出如下:
光速
=波長x頻率
=0.128(m) x 2460625000(Hz)
=314960000 (m/s)
這個算出來的光速,如果把它拿來跟目前科學界所定義的光速299,792,458m/s來做比較的話,我算出來的速度明顯是超光速了,哇賽! 這是甚么黑科技,雖然不合理但還能接受啦,畢竟是用微波爐、麥克筆還有文具店的塑料尺量出來的結果,有誤差其實不意外。各位也可以想看看如何可以增加量測的準確度,若不管誤差的話,其實這整個過程還滿有趣的呢。
=====================
編輯:黃飛
?
評論
查看更多